如果,社會上的政治人物、企業家乃至學者文人,能夠重視個人言行操守,必能影響全民,收風行草偃之效,改善社會風氣。
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懷想古來賢臣俠士為持守高風亮節的行儀,不屈服於權勢財力,和_圖_書俯仰不愧於天,實在令人景仰。再看當今社會,有的人為了奉承權貴,貪圖私利,不顧社會公義,撥亂是非,這些行為與古人的高風亮節相比,何以立足天地?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和圖書
諾從來許殺身。
戎昱雖然是個窮士,卻才華橫溢、器宇軒昂,被權勢顯赫的京兆尹李夔看中,想把他那容貌冠絕一國的女兒許配給他。但是覺得戎氏太冷僻,要他改姓氏。戎昱聽後,寫下:
世間盡嫌良馬瘦,惟和_圖_書君不棄臥龍貧。
唐玄宗時,裴寬在潤州任參軍一職。當時潤州刺史韋詵正在挑女婿,卻始終沒有挑到合適人選。一天,他登樓遠望,看見花園裡有一個人低頭往土堆裡埋東西,於是命人打探究竟,才知道是裴參軍m•hetubook•com•com在埋鹿肉。由於裴寬為人清廉正直,不願意接受賄賂而有辱家門,送來鹿肉的人放下東西就走了,他沒法退還,只得把鹿肉給埋了。韋詵對裴寬的人品讚歎不已,決定把女兒許配給他。後來,裴寬當上禮部尚書,也不負韋詵https://m.hetubook.com.com
所望。
戎昱以詩文表示對李夔至深恩情,無任感激,但要求他改姓是不可能的。
莫道書生無感激,寸心還是報恩人。
裴寬的清廉正直,成就了一段好姻緣;唐朝詩人戎昱,則以凜然的氣節,留得美名。
山上青松陌上塵,雲泥豈合得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