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課 慈航法師遺偈  民國.慈航

一、請略述慈航菩薩如何接引僧青年。
慈航法師,生於西元一八九五年,福建建寧人,一九五四年圓寂於台北汐止的彌勒內院。三十三歲就讀於太虛大師主持的閩南佛學院,深受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影響,一生致力於近代中國佛教的改革m.hetubook.com.com,積極於人間佛教的弘揚;尤其以「文教興學」為己任,主張發揚文化、興辦教育、推動慈善事業,方能復興佛教。弘法之跡遍及中國、南洋等地。
奉勸一切徒眾,時時反省為要。
m.hetubook.com.com九四八年,慈航法師應中壢圓光寺妙果和尚的邀請來台,成為台灣光復後,第一位來台的大陸高僧,所創辦的「台灣佛學院」帶動了近代台灣的佛教教育。一九四九年,許多大陸僧青年來台,慈航法師為護持僧青年,積極和*圖*書伸出援手,卻因此被疑為匪諜而遭逮捕入獄,幸賴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清揚女士等四處奔走,才獲得保釋。
慈航法師為讓來台的大陸學僧有一棲身之所,乃於汐止建彌勒內院,安僧辦道,講學不輟,因而有「慈航菩薩」之稱。一九五一年,以編書為由www•hetubook•com•com,三度閉關,並立下三道遺囑。本文即為其遺偈之一。簡短數語,道盡了慈航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偉大精神!
自作還是自受,誰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場,處處時時建好。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望爾廣結善緣,自度和圖書度他宜早。

題解

三、請背誦本偈,並檢討自己功過,立菩薩利生的慈心大願。
法性本來空寂,因果絲毫不少。
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二、慈航菩薩如何受到太虛大師佛教改革的影響?
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

習題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