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作者 : 佛陀
類別 : 宗教哲學
字數 : 7.6萬字
本書目錄
作品簡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更多目錄

本經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大佛頂首楞嚴經》,或《大佛頂經》,一般稱之為《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最早記錄始於唐朝開元年間智昇所著《開元釋教錄》與《續古今譯經圖紀》,據傳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到中國,經房融筆受,懷迪證譯,譯成漢文。在北宋之後,楞嚴經逐漸被重視,至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地位更見上升。但因《楞嚴經》梵本不明,在唐朝出現時,譯出與傳述記載皆有不清楚之處,自唐代開始,就有認為是在中國寫出的說法,對於其翻譯的真實性和義理的正確性,在經本傳出之後的古代和近現代皆有所爭論。

《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一些現代佛教學者,如梁啟超、呂澂等人,主張此經是在中國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