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
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度。
黃帝曰:余已聞逆與順矣!調之奈何?
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
血海不足,亦常想身小,hetubook•com.com狹然不知其所病。
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
歧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裡、滎輸所在,四海定矣!
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m.hetubook.com.com
懈怠、安臥。
黃帝曰:定之奈何?
水榖之海,有餘則腹滿。
歧伯曰: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歧伯曰:胃者,水榖之海也,其輸上在氣衝,下至三里。
歧伯曰:審守和*圖*書
其輸,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
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
黃帝問於歧伯曰:余聞刺法於夫子,夫子之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和*圖*書絡於肢節,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
黃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
黃帝曰:以人應之(四海),奈何?歧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榖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
黃帝曰:善!
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
和*圖*書水榖之海,不足則飢,不受榖食。
歧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
歧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經水者,皆注於海;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
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