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足三陰從腹↓足
關於「十二經脈」在髒、腑、表、裡相配合的陰陽對立運動是「小循環運動」,筆者能清楚的用文字表達出來,在後面解釋根、溜、注、入矛盾章上詳述。而每一個側面有三道「大循環運動」,但因隱隱約約、恍惚杳冥,且比「小循環運動」更深奧、更玄妙,所以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形容表達,故只提示一下而已。
右側正運左側反運表
1、左手之手三陰經的機能正運行出至手指的同時,而左手之手三陽經即正運行至頭;左足之足三陽經即正運行至足,左足之足三陰經即正運行至腹。同時,其右側之,足三陰經即反運行至足,右側之足三陽經即反運行至頭,右側之手三陽經即反運行至手,右側之手三陰經即反運行至胸中。再接著,右側正運,而左側反運。左側正運,而右側就反運。正和*圖*書常人每行一個呼吸之時,其左側約正運行二次負運行二次,右側亦正運行一次負運行二次。所以十二經脈的內在機能始終都是正、負無休止的升、降、進、退運行。
左側手三陽從頭↓手
右側手三陰從胸↓手
根據這次「胎息」的體驗,使我多年研究「十二經脈」所遇到種種不可理解的矛盾獲得了解釋。現將研究「十二經脈」的收穫貢獻於世,以供愛好研究「十二經脈」的同仁們驗證落實,使祖國醫學發揚光大。
左側足三陽從足↓頭
左側正運右側反運表
貧道有一次在煉午功的「咽津服氣」之時,明顯感覺吞下一個清涼的圓團降入「下丹田」,隨即停止了後天的鼻息,同時在「下丹田」出現了先天呼吸(胎息)即覺得身心非常涼爽明靜。而週身的氣、血似停若滯,僅清晰的感覺到臍https://m.hetubook•com.com
部(下丹田)處,有約三毫釐的透明圓球在微微的、緩慢地正、反、往、來的周旋著。約十分鐘後,即明確感覺到四肢的內、外側各有三條經脈路線一致的運動著。原來手足之內側的三陰經與手足之外側的三陽經以同速反向運動著,即內側手三陰經向指端運行時,外側手三陽經則向肩部方向運行。同時,外側足三陽經向足趾方向運行時,則內側足三陰經向腹部方向運行。但是,身體另一側的手,足之三陰經與三陽經的運行,分別與之相反:即左側的手三陰經向指端運行時,則右側的手三陰經向腋窩方向運行,其餘的三明三陽逆行經脈類推。
由於這種左、右側相對立往返無休止的三陰三陽同速運動,使我親身體驗到「十二經脈」的運行是呈現雙向正、負運行規律的。可是,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的雙向迴旋運動不過肘,足三
和_圖_書陰經與足三陽經的雙向迴旋運動不過膝。這種陰、陽、正、負運動便是我悟開十二經脈的關鍵所在。
胎息發現左右手足十二經脈正反運行方向表
3、足三陽經和足三明、經手三陽經和手三陰經、之「別絡穴處」的陰陽機能交合,是人體表、裡、陰、陽經脈交換最奧秘的聯繫之所。這一現象、在後章解釋根、溜、注、入矛盾的運動中詳述。
右側手三陽從手↓頭
右側足三陰從腹↓足
4、頭部的兩側,亦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進退運動機能,只是運動路線複雜、故感覺不太分明,僅感覺其複雜的經脈升降運動機能,由頭部至項部而止。
右側手三陰從手↓胸中
5、胸腔和腹腔內的髒、腑也有類似的陰陽進退機能運動,但因其臟腑的位置分散而難以分辨清楚。如果依據手、足四肢的三陰經和三陽經之明顯對立的運動規和_圖_書律,故對頭部和髒陰腑陽的經脈運行,即能夠推理而得到解釋。
左側手三陰從手↓胸中
右側足三陰從足↓腹
右側足三陽從頭↓足
由於《黃帝內經》中之天人合一整體觀念,與道家夫人合一的思想宗旨相同,其著《索問》、《靈樞》的黃帝、歧伯都是得道通天之人,有關經絡循環運行的道理,是古聖人在養生煉道中由自身顯示出來的玄機奧秘。所以,雖然著出《索問》、《靈樞》於世,卻是藏頭去尾深隱保密,如未經真師口傳心授,實難解釋其「真諦」。
筆者初學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猶如亂絲難以理順。觀歷代醫家對「經絡學說」的見解各持己見,未能獲得「十二經脈」運行的奧秘,面對以上所提出的種種矛盾而百思不解。
右側足三陽從足↓頭
左側足三陰從足↓腹
2、人體中線的督、任二脈是「兩條」經脈相合併的,也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往返運動機能。
我處m.hetubook.com.com於這種「服息」的狀態歷時較長,故清晰地覺察到:
在「胎息」的狀態歷時達四小時之後,由一點思維念頭略心,陡然間我恢復了後天呼吸,週身而由涼轉溫,其手、足之三陰三陽經脈的運動機能也消失。
附:手足三陰三陽的動態現象
和玄門太極陰陽往返旋轉的運動一樣,「十二經脈」也是呈現左、右、陰、陽對立的「雙向進退運動」。根據其陰陽對立的雙向運動,使以前研究「十二經脈」的三個矛盾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左側手三陽從手↓頭
左側足三陽從頭↓足
為了解開數千年沒有解開的「十二經脈」運行的矛盾之謎,筆者於六十年代期間開始修身煉性靜化身心,按子午卯酉四時靜坐。修煉不久由於機緣巧合而達到「胎息」的境界,終於悟出親身體驗到「十二經脈」運行的「其諦」。
左側手三陰從胸↓手
右側手三陽從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