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歷史

東漢末年張仲景所撰的《傷寒雜病論》原書共十六卷(約成書於公元二〇〇年至二一〇年),寫成後因三國時期戰亂頻繁hetubook•com•com,原書散佚不全。後經西晉太醫令王叔和蒐集整理,將其中的傷寒部分重新編纂和*圖*書,名為《傷寒論》,此書經東晉、南北朝時期,流傳於民間。
北宋治平二年(一〇六五年)復經校正醫書局高hetubook.com.com保衡、孫奇、林億等加以校訂,此時已發明印刷術,並重新刻版印行,成為當時《傷寒論》之通行本,共十卷,和圖書又稱「宋本」或「治平本」。
唐代孫思邈撰《備急千金要方》時,書中亦記載了少部分《傷寒論》內容,且有「江南諸師秘仲景方而不傳」的感https://m.hetubook.com.com慨,等到晚年撰《千金翼方》時(約成書於六八〇年),則《傷寒論》全書內容已大部分載於卷九、卷十之中,故可說是《傷寒論》最早的版本,又稱唐本。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