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源氏

行家馬上想到自己最近聽到的一件事,也許對接下來的行動會有幫助。
行家聽到有關源三位賴政的種種,越來越沒有自信去說服他。
賴政下令召見他。在最裏面的房間裏,這個來自流放地的逃亡者,與老人面對面靜靜坐著。
「真是令人驚訝啊!在唐書裏,有白虹貫日即兵亂前兆的說法。我讀到時多少有點懷疑,是否實際上真有白虹的現象。不過,現在聽到你這麼說,才知道古人的確不會騙今人。你看到白虹了嗎?」
「那就好!」
京都人都很佩服他。
賴政怕得罪叡山勢力,並同時稱讚平家是「日本最強的武士」,讓雙方產生衝突,使自己倖免於難,這就是他葫蘆裏賣的藥。
仲綱氣得不得了:
源賴政過了七十歲後,官位還是四位。連他本人都感歎:
「哈哈!不對嗎?」
行家爽快的回應。問題是如何發動淪落各國的源氏武士。可是,如果能順利號召他們,也無法有五萬騎、十萬騎之眾。
仲綱知道他其實是要搶,於是想拒絕。可是父親賴政開口了:
「父親,您覺得如何?」仲綱追問。
仲綱的朋友都這麼勸他。
(這麼一個明哲保身過活的老人,會願意幫忙舉兵討伐平家嗎?)
行家消息的靈通令賴政驚訝。
賴政本來想說先看以仁王的決定,可是卻突然警覺世態恐怖,於是把話吞了回去。他覺得自己已經老了,是衰弱的七十七歲老翁,現在竟然要從事爭奪天下的大戰,實在是瘋了!
老人看著他瘦如魚乾卻富光澤的臉孔,這麼想著。
客人一來,他就把馬牽到院子裏展示,客人若問起馬的名字,他就呵呵笑著說:
辯論家往往有種宗教性的權威。
「為了你好,還是給他吧!」

「那老人還是四位嗎?」
「現在可不是猶豫的時候。你的箭術在日本無人能比,往年你不是一箭就可以射中夜鳥的勇者嗎?平https://m.hetubook•com•com家武者算甚麼?你應該立刻下定決心。」
賴政如此安慰他。可是仲綱十分固執,仍每天派人去六波羅催宗盛還馬。
「原來如此!」
賴政為了謹慎證實自己的看法,又詢問行家。
「真的嗎?」
行家在被放逐到熊野時,學會了修驗道。他會唸經文,還曾經在那智的瀑布下艱苦修行,擁有山僧才能應付自如的宗教修養。
同樣是清和源氏,但賴政的家系跟賴朝、義經、行家等人略有不同,相同的只有從清和天皇到第四代的滿仲。
——忍耐一下吧!
人們勸他。可是仲綱跟父親不同,他非常自豪於自己的源氏背景。
其實賴政也很生氣。可是如果反抗,在平家底下忍受這二十幾年,不就全部付諸流水了嗎?
賴政的表情認真起來。《戰國策》中記載:
「一定要這樣做!」
為了以防萬一,行家打開寫有源氏氏族的名簿,其中果然有他的名字。
「我有個好辦法,你知道住在高倉御所的以仁王嗎?」
「如果有策略就可以。」
滿仲的長子賴光是賴政的祖先。賴光帶著坂田金時等隨從,打退住在大江山的妖怪酒吞童子的故事相當有名。後來這一支直到賴政為止都住在近畿,統治著近畿的源氏。
「用我的旗幟是辦不到的。」
——衰弱的源氏之子講出這種話?
(說謊!)
賴政這麼一說,仲綱勉為其難把木下牽到六波羅借給宗盛。宗盛果然不願歸還。過了幾天,仲網不斷催促,宗盛仍顧左右而言他。最後,他終於說:
這個鄉下人毫不畏懼地講出令賴政心中一緊的政治禁語。
宗盛聽到了仲綱這席話。
「不對吧?」
可是對方是平家,他也莫可奈何。仲綱強烈表示要闖和_圖_書進平家理論,即使死了也無所謂。後代武士的倫理附加了很多不同的綱目,可是當時只有一條——知恥。即使利害攸關,但受到這樣的恥辱,難道還必須忍耐下去嗎?
「讓我想想看!」賴政說。
從那天起,賴政就讓行家住在府裏受自己保護,可是仍沒有下定決心舉兵。賴政的動員力只有五百騎兵,無法對抗統治天下的平家。
他送了匹叫南鐐的銀毛名馬給仲綱。
「這是為了你兒子。你難道不希望後代子孫繁榮興盛嗎?」
「噓!不要講啦!」

「把以仁王抬出來,以他的旨令向各國源氏下令消滅平家,士兵應會聚集而來吧!」
賴政對這位鄉下策士的能言善道感到頭痛,皺起了眉頭。
他深感憐憫,便奏請將賴政升為三位。自古以來,源氏沒有升到三位的例子,因此京都人故意稱他源三位。
「讓他進來。」
賴朝的家譜是以滿仲的三子賴信為祖先,主要在東國培養勢力,因此家譜中出現了八幡太郎義家、惡源太義平、鎮西八郎為朝這類人物。而賴政的家譜中,沒有這種武功高強的英雄人物,可能因為是生長在京都的緣故。
宗盛終於生氣了,可是,他有種用嘲諷來表達怒氣的本領,他把馬匹改名為「仲綱」。
他寫了這首和歌。不知道甚麼時候,這首和歌傳到清盛耳中。
其實,賴政對仲綱耿直的個性很欣賞。他雖然是長袖善舞的社交家,內心多少還是對平家的傲慢無禮難以容忍,只不過他一直忍氣吞聲。
「紅色是平家的旗幟,白色是源氏的旗幟,紅色消失白色出現,表示神託言,未來將是源氏的天下。」
然而,京都人卻沒有指摘賴政的功利行動,因為賴政平常待人很好,又有詩才,他所作的和歌美妙得令人傳誦不已。賴政處世的圓滑還不只顯現在這件事情上。
(可是……)
「我沒辦法。」幾天後賴政這麼說。
賴政的長子叫仲綱,是個很倔強的年輕人。最近,他和*圖*書從東國取得一匹無與倫比的駿馬,將這匹馬取名為「木下」,到處展示誇耀著。
白虹貫日之時,正是兵亂前兆。
以隱居僧侶打扮潛入京都的新宮十郎行家,就在這個時候,來到堀河的源氏館拜訪源三位賴政。
行家的著眼點在於以仁王是懷才不遇的皇族,他是後白河法皇的第二個兒子,哥哥是第七十八代二条天皇,弟弟是第八十代高倉天皇,只有以仁王自己沒有當上天皇,都過了三十歲了,卻連親王都沒有被授與。平家的理由是:
(我也很厲害!)
賴政小聲地說,他的表情很認真。
「你保持過去的態度並沒有不妥,可是他都退讓了,只說要暫借,你如果還拒絕,就太不夠意思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不逾越限度的人,才能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
(個性似乎很輕率。)
可是他不聽朋友的忠告。平家的繼承者小松大臣平重盛,去年七月因胃病去世後,這個跟重盛一點都不像的愚者宗盛,便登上了繼承者的寶座。他以後將會是日本的統治者吧?就微弱的京都源氏立場來講,必須討好宗盛。
一開始,賴政懷疑來客的身分。有旁系的源氏血親被流放到熊野新宮附近是很久以前的事,他已經不復記憶了。
治承元年時,叡山僧兵抬著神轎,大舉闖入京都,想集體向皇帝抗議。騷亂中,賴政發揮了圓滑的處世能力。
不過,賴政卻是個例外。他年輕時就是有名的弓箭手,老邁後技術並沒有衰退,仍可以一箭射中出沒於宮廷附近的怪鳥。
以賴政的學養還知道這一點。
「這樣太不圓滑了。」
——厲害。
——以仁王的生母家並不顯貴。
「不管是京都的市集,或是鄉下的田間小路,都充滿了怨恨平家的聲音。不只如此,連高高在上如居雲端的法皇都怨恨著平家。」
「某個初一,當我在那智瀑布下修行時,朦朧的水霧中出現了七彩的彩虹橋,橋上站著一位白衣m•hetubook.com.com白鬍的老人,我仔細一看,發現正是熊野權現。」
「我根本不認識你。」
「在我俯伏跪拜的時候,彩虹的紅色消失了,幻化成白虹,白龍起舞升天而去。」
「用這匹代替吧!」
賴政故意露出意興闌珊的表情。行家緊接著又說:
「這要怎麼解釋呢?」
行家還是不停地煽動著。
「討厭的男子!」
若沒有可以攀爬的東西
一輩子就要在樹根撿拾椎木了
「要他把那匹馬給我。」平家的宗盛無心說了這句話。
「我是個微弱的源氏,兵力也不過只有二百人,跟我這個勢單力衰的武士打仗,你們也沒甚麼好自誇的。守對面陽明門的,是日本最強的武士平家,你們還不如去攻打那邊。」
行家這麼想著。可是,事實多少有點出入。與其說賴政上了行家花言巧語的當,不如說這關係著教養高低的暗示,如此反而比較接近真實。
「借我一天就好。」
「為甚麼要這麼諂媚?宗盛殿下也是武門的繼承人,我仲綱也是武門的繼承人,武道中有分上下嗎?其他東西還無所謂,馬是有生命的東西,哪能說給就給呢?」
「平家一門為時不久了。」
——這還能忍耐嗎?
行家如此叫著老人。
可是,僧兵團躲避平家強大的軍力,只進攻以小部隊防守達智門的賴政軍隊。看到這種戰況,賴政出現了怪異的行動:他不準備戰鬥,只是脫下頭盔,下馬跪在地上,對著神轎伏拜,並向僧兵的大將說:
「在保元之亂中死去的為義,共有四十個孩子。連他本人都很難記清楚孩子的容貌或年紀,更何況是外人?」
賴政是以攝津為地盤的京都源氏,與號稱天下最強的東國源氏毫無關係,坂東武和圖書者不可能在賴政旗幟號召下聚集前來。
「然後呢?」
賴政這麼想。他雖然不相信,可是對行家的辯才很有興趣,於是假裝聽得入迷。
很意外的,宗盛沒有生氣,反而覺得仲綱的認真很好笑。本來,平氏一族的共通性格就是不會對任何事情生氣,宗盛更是特別遲鈍。不過,他卻越來越想要馬。終於,他忍不住派使者向仲綱說:
「好吧!現在就看以仁王了。」
賴政是賴光這一支系的長者毋庸置疑。可是,行家卻不將賴政當貴族般尊敬,反而親密的拿他當「同族人」。
行家小聲地表示,可以請以仁王當首領。賴政聽了,十分驚訝於行家對京都情勢的瞭解,眼光竟然如此銳利。
可是行家卻說出一種平庸俗氣的解釋:
「老爺爺!」
賴政就是這樣的人,善於明哲保身。可是,面對現今的時勢,他當然並不顯達。因為根據平時忠的說法:源氏在平家眼中根本不是人。
——源三位殿下真是好人。
「怎麼不知道!他是我吟詠和歌的同伴。」
「牠叫仲綱。」然後笑得整張圓臉鼓鼓的。
僧兵們轉移方向,抬著神轎前往平家防守的陽明門,引起了一陣騷動。
可是,以仁王的生母藤原成子是大納言公實的女兒,應該不能算身分卑下。簡單來說,平家想要同族的女兒建禮門院所生的以仁王之弟(高倉天皇)登上帝位,使平家成為帝王的外戚,所以才把以仁王幽禁起來。這就是事實的真相。以仁王當然也知道,因而每天鬱悶度日。行家從馬路消息中得知了這一點。
朝廷為了掃平騷亂,派平家總領重盛與源氏老將賴政把守宮門。
他善於處世,雖然是源氏,可是卻似乎知道平家會戰勝。在關係著源、平興亡的平治之亂中,他一開始答應幫助賴朝的父親義朝,可是開戰後卻駐兵於六条河原不動,觀賞巷戰,且在義朝危急時反過來投靠清盛,因此成為京都中唯一存活的源氏。
行家驚訝於自己亂編的神話,竟然會吸引賴政這種有學養的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