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夫婦把家裡養的牛都牽到庭院裡,指著一頭二歲母牛和兩頭小牛說:
皮日休把住處安頓好,便迫不及待地要去遊山玩水,探幽訪勝。
三人在後山玩賞一陣,循原路又來到前山,只見僧房內有幾個和尙,正跪在原來畫有琵琶的供桌前,燒香念經,一面念,還一面涕淚唏噓。山路上有無數村人絡繹而來,手上一律捧著香燭果品。
艄公回過頭來,對皮日休說:「大人,此山寶剎之內有一個五台山飛來的聖琵琶,有求必應,極為靈驗,你們不上去看看嗎?」
他逕入僧房,抬眼望去,果然是當年自己親手畫下的那隻琵琶。只是上披紅紗,旁插旗幡,前面神龕供桌上擺著香爐、鐘罄,被僧眾和信男信女當神物供起來了。
皮日休高興地舉起杯說:「夫人的話比我的詩更加透闢,來來來,我敬你一杯。」
侍役說:「此事說來話長,大人聽小的細稟。」
王回罷去邢州刺史之後,重賄宦官田令孜,不久,又放了毗陵刺史。從此,他也得了一個教訓,要想官做得穩,必須朝中有人。於是,時進江南寶貨獻田令孜,以求蔭庇。
丈人夫婦及女婿都跪下叩頭,感恩、敬服。
柏枝到長安之後,讀過詩人白居易〈憶江南〉的詞:
王回葬母,役使上萬民伕用牛車運土築墳,毗陵所屬各縣都有民伕助役。江陰縣令不滿刺史征用民伕,不顧農時為母治墳,憤而親率縣衙皂隸前往助役,因不勝勞累及鬱積過分而死。百姓們偷偷將江陰縣令葬於王母墳場對面的山頭上,築一大墳,立碑曰:
買水的人愈來愈多,墓中存水行將舀盡,於是賣水的農戶常常夜裡偷偷從別處挑了水來,灌在古墓裡作為神水出賣。
柏枝不解地問:「怎麼啦?」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這是當年隋煬帝循春秋時吳王夫差所開運河故道,開掘的一條大運河。連接黃河、淮河、長江諸水,航船可從長安一直通到杭州。運河廣十餘丈,兩岸都築御道,並種柳樹護堤。大運河建成後,一方面可將江南豐富的物產漕運長安,供皇室享受;一方面也便於煬帝乘龍舟巡遊江南。
皮日休盥洗畢,走出內室,見廳堂裡幾個侍役正在清掃、整理。皮日休到得倉卒,又係貶謫而來,毗陵刺史並未事先為他佈置好衙署;而是皮日休到任,交割了吿身之後,才臨時派了侍役清掃、整理。好在皮日休是個豁達的人,並不以刺史的簡慢縈懷。
皮日休初到毗陵,「人貓」對他也頗恭柔,尊他為海內有名的大詩人,問他離開京都到這吳越蠻荒之地,過不過得慣。王回又說:自己從政,主張與民休息,無為而治。因此,皮日休到任之後,也不必過於案牘勞形,盡可以寄情山水,吟詩作文,怡養性情。王回的本意是,讓皮日休少管郡內政事,只每日吟詩作文,遊山玩水過閒散日子。皮日休則暗忖,王回雖然不是什麼政事上有所建樹的幹才,但且喜為人倒還謙和。
丈人夫婦一看面前站著的是他們的女婿,頓https://m.hetubook.com.com時目瞪口呆。
萬艘龍舸綠絲間,
載到揚州盡不還,
應是天教開汴水,
一千餘里地無山。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皮日休大笑,備細說明壁上琵琶的來歷,及今日用水洗掉緣由。皮日休說得有根有葉,眾人不得不信,這才慚愧地收拾起香火,紛紛散去。
說著,無數村人陸續趕到僧房前,都來補送飛走的聖琵琶。
皮日休見柏枝還將信將疑,又進一步詳細地向她解說。
「好在哪裡?」
說罷,命侍役打了桶水來,皮日休捲起衣袖,撩起袍襟,親自動手,把壁上所畫琵琶洗得一乾二淨。然後,一行三人轉到後山,繼續觀山賞景。
原來,毗陵之西有一古墓,螻蟻做窩,田鼠打洞,穿壞多時,雨雪浸潤,於是,水滿墓中。營葬之時,墓中曾放許多石灰以防潮、防蟲,經水浸潤,遂成石灰水,能治疥瘡。夏日行人路過此地,多在古墓旁的大樹下歇息,行人中有生瘡的,天氣煩熱,頓生奇癢,見墓穴有水,且甚清好,因而就水洗浴。行人洗過石灰水,奇癢漸息,而疥瘡也偶然得癒。於是,便說古墓之水有神,能治病。
義令冢
「聖琵琶,有求必應?」

丈人夫婦情知中計,不敢狡辯,只好叩頭服罪。
王回端詳了一下皮球上題寫的這幾句歪詩,特別得意結尾「一包閒氣如長在,惹踢招拳卒未休」這兩句。他想,皮日休就像一隻皮球那樣好脹閒氣,管閒事。於是,便惹踢招拳。在長安,田令孜將他一腳踢到毗陵來了。可是,他「一包閒氣如長在」,還不安分。這一次,看我王回小施拳腳,不將你這隻皮球踢破捶爛,算沒有本事!皮日休,皮日休,你敢太歲頭上動土,我叫你這隻皮球一日休!
皮日休即令衙卒解了青年農民蒙首之布,釋其縛,去其口塞,然後對丈人夫婦說:
皮日休厲聲說:「所供之言,可是實情?」
皮日休一向喜愛書畫,見了筆硯,不覺技癢,一時興起,遂把筆於僧房素壁之上,畫下一隻琵琶。那琵琶大小與真的無異。畫畢,風漸平息,便循原路下山、登舟,重新上路。
「這是女婿寄養我家的,其餘兩頭則是我自家豢養的。女婿的牛來歷我們不很清楚,我自家豢養的,敢保不是贓牛。」
柏枝聽罷,才深信不疑了。她說:
一個晴和的日子,皮日休雇了一葉扁舟,携了旨酒,偕夫人柏枝顒河南遊。
皮日休將信將疑。忽然,皮日休的某種記憶被觸發起來,不覺動了好奇之心,顧柏枝說:
柏枝說:「好在你把隋煬帝的功過講得入情入理。隋煬帝為了自己的遊樂、享受,勞民傷財,固然該遭唾罵。只是罵倒一切也不公平,沒有隋煬帝開的運河,不但南北舟楫無法交通,就是我們今日也無法作這河上hetubook.com.com遊玩了。」
皮日休拍案說:「身為長者,應做晚輩楷模,見利忘義,賴牛不還,你們可知罪?」
「既有如此聖跡,我們上去看看,一廣見識如何?」
皮日休笑著說:「這哪是什麼聖琵琶,這是我當年壯遊吳越,路過此地,上山閒遊,信手畫下來的一隻琵琶。」
「這隻琵琶多年來迷惑了無數信男信女,靡費了無數香火、牲禮,快用水把它洗去吧,免得日後再興妖作怪。」
到了賴牛不還的丈母娘家,皮日休率領衙卒,擺齊執事,威風凜凜地私喝而入。賴牛民家聽說州官來了,嚇得戰戰兢兢地在一旁跪迎,頭上直冒汗,不知道究竟什麼禍事降臨。
幾隻不知名的翠鳥在庭樹上嚶嚶唱著,兩隻膽大的瓦雀竟然飛到窗台上來,自由自在地啄食,無拘無束地歡噪。
侍役敘述罷這段原委,又跪稟說:「大人,這張桌子已經擺在這裡五十多年了,從沒有人動過。」皮日休聽罷,哈哈笑著說:「原來如此。然而,朝夕論道之所,豈可使朽蠹之物穢而除?俗言拘忌,何足聽也!如果由此而獲免官之禍,我也是心甘情願的。現在,你們就動手將這張朽敝之桌,撤去焚燒了吧!」
一傳十,十傳百,各種各樣的病人都到古墓旁去取神水洗浴。以後,不但有取神水洗的,也有取神水飮服以治病的。靠近古墓有一家農戶,見此事有利可圖,便在墓所立一廟舍,而賣墓中神水。去買神水的人,從此又得備辦酒肉牲禮,先祭廟,再買水,供在廟中的酒肉,源源不絕。
皮日休和柏枝酌著旨酒,一面看運河兩岸江南景色,一面談論起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不覺感慨繫之。皮日休沉思片刻,隨口吟出懷古二首:
王回本來想借這一棘手的案件,使皮日休為難,最後敗下陣來,失掉政聲。想不到皮日休巧斷翁婿爭牛案,政聲大振。從此,皮日休以郡丞而常預郡事,吏下無不畏悅。
俄而,皮日休見廳堂一角有一長桌,桌已破敝,且下有積穢,然而,侍役們卻視而不見,獨不觸動它。皮日休心裡好生奇怪,喚過侍役來問:
原來,那一年皮日休舟行至此,遇上大風,艄公泊舟河岸暫避一時。皮日休坐等風息,見岸邊有小山,便離舟登岸,上山閒步。山上遍植綠樹,入林數十步,見坡上有一佛寺。進了山門,見耳廂僧房洞開,中有床、桌,但室內闐無一人。皮日休穿過迴廊,進入僧房,見桌上有筆硯,硯內研了一盤好墨,尙未用盡。
「室內清掃一淨,為何留下一張敝桌,和一個污穢的角落?」
王回手頭正有一件棘手的案子處理不下來。如果久拖不辦,或者判而不當,必遭民怨。現在正好來個順水推舟,把這件案子推給皮日休辦理。一則卸下自己身上一個包袱;二則此案辦得不好,皮日休沽名釣譽得來的名聲也就掃地以盡了。
身邊,柏枝雲鬢蓬鬆,鼻息溫馨、均勻,一副慵惓的嬌態,睡得正熟。太常博士皮日休在京居官廉正,倜儻不群,好針砭朝弊,為宦官田令孜所不容,被貶謫到吳地毗陵為副使。秋辭長安,來到毗陵任所,已是冬令。數月行程,千山萬水,柏枝以一弱女子之身,隨同跋涉,其中艱辛,不言而喻。現在到了新的任m.hetubook.com.com所,該讓她好好歇息歇息。皮日休愛憐地輕輕給她理正一縷垂到眼簾上來的長髮,然後悄悄披衣下床。
王回外貌恭柔,對人說話,總是帶著笑意,似乎十分隨和。其實內心陰險褊狹。凡是違忤了他的意見的人,都要暗地中傷,伺機報復。因為他明裡柔和,暗裡兒險,所以,人們送他一個外號叫「人貓」。
原來,此處衙署原為刺史之署,以後刺史另建新衙,此處才改為副使衙署。此廳原為政事堂,刺史常召少數重要僚屬在此議事;議事之餘,便設便宴淺酌。那張桌子就是當年會食之桌。改為副使衙署後,不再在此議事,也就沒人在這張桌子上會食。然而,會食之桌卻仍置放原地不動。吏人相傅,此桌動了不吉,如果移動,衙署主人當受免官之禍。
「你們可認識此人?」
皮日休青年時代曾經有過幾次壯遊:一是「自江漢至於京,干者十數侯,繞者二萬里」;一是「浮汴渠至揚州,又航天塹,從北固至姑蘇」。所以,從揚州到蘇州,中間的毗陵、太湖,都是他的舊遊之地。而今故地重返,自然極欲一睹這一帶的舊貌新顔。柏枝呢,這個戈壁上長大的龜茲姑娘,來到這個江南水鄉,更是耳目一新,應接不暇,巴不得皮日休領她出去多領略一點江南風光。
不久,皮日休聽說毗陵西郊有一農戶,因賣古墓中的神水治病,而致巨富,心裡甚是懷疑,於是暗暗派人查訪。調查的人微服訪問,很快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且慢!」
皮日休入室升堂,左右執事大聲說:「州官捕得一夥盜牛賊,賊人供稱,幾年來所盜之牛,已經分散銷贓。現在,州官即來查認來歷不明的贓牛。快將你家的牛都牽到庭前,一一說明來歷。」
如此種種,皮日休搜尋口碑,訪求屬吏,聞之無不痛心疾首。然後,錄之於卷,志之於心,只等捜求完備,上奏朝廷。以待皇上再下一紙敕令,斥「王回到郡無政,惟務貪求。實污方州,再著停任。」
王回交給皮日休辦的,是一件什麼樣的案子呢?那案情是這樣的:
眾侍役見皮日休堅持要撤,不敢違拗。朽桌撤去之後,又在桌下鏟去十幾畚箕多年積存的穢物。這樣一來,整個廳堂變得更寬敞、潔淨了,眾人口裡不說,心裡卻暗暗佩服新來的副使有膽,有決斷。
皮日休當即審判:「即以此牛歸還女婿。念老者夫婦初犯,暫不問罪。」
皮日休見眼前景物依稀如舊,想起當年壯遊吳越,路過此地,也曾登山入寺,似乎還曾隨手在僧房壁上畫下什麼,心裡更是生疑。
毗陵郡刺史王回原為邢州刺史,並無專使之才,而谿壑之欲,惟賄是圖,因受監察御史彈劾,招來一紙敕令道:「刺史親人之官,苟不諳詳,豈宜除授?比為朕養百姓,非獨榮爾一身,每念疲羸,實所傷嘆。王回到郡無政,惟務貪求。實污方州,宜即停任。」
王回hetubook.com.com拘來鄰里訊問,說法不一,莫衷一是,一時不知道如何了結這個案子。
皮日休被鳥聲驚醒,湧上心頭的一個好念頭是:「雀噪天晴」。他從臥榻上展眼向窗外望去,東天邊已經抹上一層艷麗的朝霞。
然而,現在王回卻非昔比,他明知皮日休在搜求他的劣跡,卻毫不驚慌,依然我行我素。只是把每月由大運河漕運給中尉田令孜的那份禮物,悄悄地加重了幾倍。心裡卻暗暗發狠:皮日休呀皮日休,你謫貶毗陵,本刺史未曾借端整治於你,你反倒太歲頭上動土來了!他一眼瞥見牆角有一隻蹴鞠用的皮毬,忽如得到一個洩憤的物事。他拿過皮球置於案上,揮毫在上面寫下幾句粗俗詈罵的詩句道:
八片尖裁浪作毬,
火中爆了水中揉,
一包閒氣如長在,
惹踢招拳卒未休。
現在,王回把這件棘手的案子推給皮日休辦理,皮日休明白,這是有意出難題,想看他的笑話。然而,皮日休卻不動聲色,慨然接受下來。
監察御史巡按到毗陵,風聞此事,著手詳查。王回立即藉一小事將畢義下到獄中,並逼他自縊。畢義被逼不過,自殺身死。於是,私改案卷,出脫罪犯,納美為妾這一鏈條中,便失去了重要的一環,無法詳查。
皮日休訪得內情之後,派出屬吏和衙役會同鄉村三老,深夜守候古墓旁邊,待賣水人從別處挑了水來往古墓裡灌的時候,當場把他抓住。第二天,賣水人向四鄰當面說明行騙經過,申明古墓裡並無神水。官府派人填塞墓穴,並抄沒賣水人騙得的家財。往古墓求取神水治病的事,從此斷絕。
因為常預政事,皮日休從百姓口碑中逐漸了解到王回這個「人貓」的一些劣跡。如,武進縣有一女子,以奸|情被拘繫在大獄。王回聽說這個女子妖媚美貌,便常常將她提到密室審問。開始,還擺齊執事,做出過堂的樣子。隨後便以事涉陰私,不便公開審訊為名,將此女子喚進密室,摒去左右,由王回單獨訊問。眾人對此,物議頗多。以後,王回更令屬吏畢義將此女的罪狀改輕,釋放出獄。旋即迫不及待地將此犯女納入後室為妾。此事傳出,屬吏、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初到毗陵任上,皮日休於一個偶然的機會,為百姓辦了一件好事,心裡甚是高興。回到船上,又和柏枝閒談起以前聽說的,各地以訛傳訛,濫祭神佛的事,不勝感慨。皮日休決心回衙之後,認真查一查毗陵境內濫祭淫祠,勞民傷財之事,然後一件件予以揭穿、杜絕。
柏枝聽完最後一首,拍著手直叫好。皮日休笑著問她:
事隔多年,皮日休早把這件小事忘懷了,不料當年信手畫下的一隻琵琶,幾年後在這裡成了聖跡。
「師父,這裡出了什麼事?」
過不幾天,青年農民又來州衙前擊鼓鳴冤,皮日休命左右將青年農民綑縛起來和_圖_書,青年農民大呼冤屈,皮日休不聽,又命左右以布團塞其口,以布蒙其頭。然後,帶上一班衙卒,牽了青年農民到他丈母娘家去。
丈人連忙叩頭說:「句句是實,如有半句虛假,任憑老爺處罰。」
做了這幾件事情之後,郡人都知道郡衙新由長安委任來了一位名叫皮日休的副使,是一位很會作詩寫文章的才子,又是一位能體貼百姓疾苦的好官。
老僧打量了一下皮日休說:「官人,你是過路人,大概未聞小寺的聖靈。十幾年前,我寺長老從山外化緣歸來,忽見僧房素壁之上有一琵琶,形象生動,放著靈光。長老驚奇異常,以為是早晚念佛,感動了菩薩,從五台山上飛送一琵琶來顯聖。消息逐漸傳開,鄰近村人紛紛備了香燭、牲禮,前來叩拜五台山飛來的怪琵琶,許願祈福,聖琵琶果然靈驗,幾乎有求必應,於是,香火更盛。聖琵琶降福一方,閱有十餘載,不料今日突然飛走。我等未能築壇設祭,香火禮送,抱愧抱憾。」
皮日休來到廳堂,見室內已經清掃得窗明几淨,臨著綺窗的一張長條矮几上,擺著幾盆水仙。雕花彩繪的陶盂,內用小顆的太湖石壅著水仙球狀鱗莖;鱗莖上已抽出一片片油光厚實而翠綠的長葉,那葉如長劍,只是頂端微鈍。葉簇上方束以紅綾,使之更為挺拔、悄麗。閩、吳一帶盛產水仙,冬季百卉凋零,只有水仙一花獨秀,室內擺上幾盆,格外賞心悅目。
誰知,皮日休到郡不久,於遊山玩水之間,竟然做起除淫祠濫祭的事情來,惹得郡中百姓眾口喁喁,爭譽新來的副使關心百姓疾苦。這些事傳到王回耳裡,他不免又妒又恨。心想,你皮日休不過是個舞文弄墨的儒生,任京官的時候,也不過做一個管音樂的太常博士,何曾有過當父母官的經驗?今日倒好,新來乍到,就沽名釣譽,做些華而不實的事情,與本官爭政聲。好吧,你既要爭政聲,本官就給你一件棘手的案子理一理。
今日隨皮日休泛舟運河,親睹江南風光,真有人在畫圖中之感,可說處處堪流連,處處任低徊。聽說前方小山上梵寺裡,有奇異靈驗的聖琵琶,當然極願捨舟登岸,上山一睹。
小船在晴明無風的河面上緩緩南行,轉過一個河灣,透過堤柳,遙見前方岸邊有一小山,山上樹木蒼翠,寵著一座玲瓏的小寺,鐘磬之聲隨風悠悠傳來。

不久前,有一青年來到衙前擊鼓呼冤。衙卒將青年引進衙內。王回問他,何事冤枉?青年農民說:數年前,他將一頭仔牛寄養丈人家中,久之,仔牛長大,生養了幾頭牛犢。近來,女婿向丈人討取當年寄養的仔牛。丈人不但不給這幾年生養下的牛犢,連那頭由仔牛長成的母牛也不給。硬說,這些牛從來是他家的,與女婿無涉。女婿自然不服,訴到縣上,縣令不能決。所以,他又來州前鳴冤,請刺史大人明斷。
柏枝提起裙裳,正要禮拜,皮日休伸手拉住她說:
皮日休來到僧房前,行了一禮,故意問一老僧:
等小船停靠好了,皮日休攙著柏枝上聖岸,一名侍役在後跟著,一行三人入林爬坡,向小寺走去。漸近寺門,遙見寺內僧房洞開,而僧人卻一個也不在。
皮日休說:「夫人此話有理,解鈴還是繫鈴人,讓我來把它洗去。」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