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時駐紮在中國東北南部的日本關東軍,依照條約只有一個師團以及數個獨立守備隊,駐軍總數最多只有兩萬人左右,但它卻是日本的大陸政策中,以軍事行動分離滿蒙的先鋒軍。當時日本軍隊中的少壯派軍官,更是把前往關東軍服役,當成實踐帝國擴張,完成個人志業的最佳場所,因此在關東軍中服役的少壯派軍官,全都是日本軍官團中,最爲狂熱的份子以及最有野心的人士,他們毫不諱言他們的決心與企圖,就是要以武力完成日本的大陸政策。
關東軍少壯派軍官,不但在中國的東北盡其所能的製造事端與惹事生非,同時更是不斷的與日本中央軍部的少壯派軍官,建立秘密結社的特殊管道,而且這些少壯派軍官,更是經常的與日本社會中的浪人,右翼的社會團體,有著非常直接和*圖*書與密切的關係。他們經常的出席各種相關的集會,發表煽動的策略演說,發行各種鼓吹日本必須佔領滿蒙的宣傳刊物,因此造成日本社會中多數的輿論,對於分離滿蒙、侵略中國,產生了一種近乎「天職」的錯誤意識:好像日本政府與軍部一天不能決定入侵滿蒙,就讓日本多一天陷在危機之中似的。當時日本的少壯派軍官,正是依照東方會議所設立的侵略滿蒙方針,競相開始設計與推動自己的分離滿蒙計劃。
這個日本決心完成侵略中國的歷史性東方會議,前後召開了十一天,田中首相邀請所有日本重要與相關的軍政、外交、情報與經貿人員,都參予這次會議,這個會議在動員所有的日本軍政經貿歷史與社會精英,經過完整與深入的討論之後,日本終於完成了具和_圖_書體侵略中國的策略與步驟,而正式建立了指導日本大陸政策的基本綱領。
當時對於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最爲狂熱的人物就是日本預備役將領田中義一(Tanaka Giichi)。田中是日本當時「出將入相」的軍政強人,他曾經大量收集有關中國政治、軍事、經濟與社會的所有相關情報,以及深入地調査中國的資源分佈與市場發展潛力。當田中出任日本首相之後,正式在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七日,於東京召開會議,決定日本政府今後如何推動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綱領」,歷史稱之爲「東方會議」,這個會議總結了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侵略中國的所有策略得失,並且進一步擬訂了日本今後應該如何侵略中國的步驟。
不過日本政府於東方會議閉幕之後,對外發表了所謂「對華政策綱領」八條,只是約略的公佈東方會議的一部分內容,而東方會議更爲重要的結論,則是表現在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由田中首相秘摺上奏給日皇的「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這就是歷史上一個非常有爭議的「田中奏摺」之謎
。
和-圖-書這兩份一明一暗的和-圖-書
歷史文件,成爲了主導日本日後整個大陸政策的基本方向。在日本公開的「對華政策綱領」中,其實日本政府已經非常露骨的提出,當中國的政局發展,若是出現「日本權益受到損害」、「日本僑民生命財產受到侵害」以及「動亂波及滿蒙」之時,日本政府將會對中國採取直接的反制行動,包括了直接干預中國的內政,以及在中國境內出兵。而在秘密的田中奏摺之中,更是開宗明義的指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具體政策步驟,根據這個具體的政策,才能建立日本主導的「東亞帝國」,這個日本的大陸政策,更前瞻到日本的擴張,終必可能與「米國」以及「赤俄」發生軍事衝突,因此日本征服滿蒙,進而侵略中國,是日本東亞爭霸,必須克敵致勝的關鍵戰略所和_圖_書在。此外田中奏摺更是在如何征服滿蒙上,大作文章,從泡製滿蒙的主權並不屬中國的理論,一直到日本最後如何以實力介入來分離滿蒙,都有政策性的指導方向。
因此,依照東方會議的結論,日本未來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就是以侵略中國做爲前提,而分離滿蒙,則是這個侵略中國政策成敗基石。所以日本政府接著又在同年的八月份,在中國的大連(當時被日本強行租借,其實形同實際的佔領),進一步的召開大連會議(或稱第二次東方會議),把策略集中在如何製造滿蒙分離上。從東方會議到大連會議所得的結論,已經使得日本在基本國策上,確立了由滿蒙分離做爲基礎的侵略中國政策,而無論是日本政府、軍部還是關東軍,都在設法等待時機以採取實際的行動,將這個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正式的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