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歷史全程的角度而言,九一八事變是造成日本走向危亡,以及中國進入復興的一個歷史分水嶺,關東軍的抗命「成功」,使得日本軍閥終於開始主導了日本的命運;而中國人民卻因此覺醒,導致各種分崩離析力量的開始整合,最後形成一種不屈不撓的抗戰意志,從此走上對抗日本強權侵略的道路。當時的中國是一個處於十八世紀形態、全方位落後的弱國,卻要對抗日本這個二十世紀的先進強國——但中國卻以絕不屈服、義無反顧的民族氣概,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與全人類的自由與民主,並做出了最大與最早的犧牲和奮鬥,與最不朽的歷史貢獻,而這一切都從九一八事變開始!
檢討九一八事變的內涵與影響,真可以說是人類近代歷史上,最大戰爭悲劇的起源,它是引導全球走向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劃時代事件。因爲在九—八事變之後,東亞強權的日本,從此逐步的淪爲由軍人來控制大政方針的國家,日皇與日本政府都逐步成爲這些軍閥的幫凶與傀儡。同時中國民族主義的力量則開始復甦,逐漸地產生了巨大無比的能量,支撐中國完成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爲近代中國復興與國家認同發展之基礎。西方國家因爲沒有在九一八事變發生時,做出阻止日本的侵略行動,而失去了防止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先機,最後讓全球人類付出無法彌補的歷史代價。
9.1 關東軍造成日本的亡國之禍
雖然單就九一八事變的事實本身而言,並不是出於日本政府與軍部的直接計劃與指揮,但是由於日本政府,早就制定了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以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來看,關東軍只不過是以自己「熟悉」的方式,提前掌握最佳的時機,來執行日本的大陸政策而已。
對於中國來說,九一八事變是關東軍侵略了她的東北,而日本國而言,則是關東軍控制了日本的政局。當時的https://m•hetubook•com•com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都對關東軍的「侵略」,採取「不抵抗主義」,任其胡作非爲,最後的結果是,日本政府與軍部無法控制關東軍的行動(甚至連至高無上的臨參命都形同廢紙),而由其少壯派軍官實際接管軍部、控制大政。這個由野心軍人支配的政府,最後必然會使整個國家走上覆亡的道路。
進一步的追溯九一https://m.hetubook•com•com八事變的史實,更可以清楚的得到結論,這是一個完全由關東軍自導自演的侵略行爲,中國方面既沒有破壞鐵路、沒有攻擊日軍、更沒有傷害日僑,因此在整個事件之中,中國是完全的被侵略者。而蘇聯的袖手旁觀,也是讓九一八事變,發展成爲歷史劃時代悲劇的主因之一(假如蘇聯爲了保護它在東北亞的利益,而動以軍事威攝的手段,那麼關東軍恐怕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會遭到日本軍部的制裁了)。
當然在九一八事變中,關東軍的情報分析的精確周密,以及行動計劃的大膽果決,可以說是一個軍事行動上的「傑作」,關東軍掌握了東北國防近乎真空、指揮系統陷入癱瘓、作戰準備與作戰意志都缺乏的情報,而對中國東北進行果斷的攻擊;同時關東軍能夠利用貪生怕死,愛慕權力富貴之輩的人性弱點,引誘出一大群漢奸,附和一個滿
m.hetubook.com.com洲國傀儡政權,使得關東軍在大部分的狀況下,能夠不戰而勝而佔領中國東北各地。關東軍的快速與細密的軍事行動,顯示日軍的訓練良好、士氣極佳,是一支現代化、強打擊力的部隊。
但是這也暴露出關東軍的局限性,只知戰術的運用,而妨礙了政略的佈局,因爲佔領中國東北這個關乎中日兩國關係的歷史性大事,竟然在沒有政府全盤主導、規劃下,就冒然的自行發動作戰,假如關東軍遭到蘇聯進
https://m.hetubook.com.com行軍事干預,或是受到中國軍隊傾全力的浴血抵抗,那麼滿洲事變的軍事行動,由於兵力的嚴重不足,又沒有得到本土軍力的支持,很可能就會成爲一個歷史上重大軍事冒進的失利。更爲重要的是,關東軍不了解對中國發動無理的侵略(尤其在中華民族瀕臨危亡的時刻),會刺|激中國長遠歷史所孕育的民族生命力,因而爆發出團結抵抗的力量,雖然這個強韌的力量需要時間的發展與成長,但是這個中國的血肉長城最終拖垮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