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劃時代的歷史巨變
9.6 東北義勇軍吹響了民族復興的號角

馬占山率領的東北義勇軍,不僅於江橋力挫僞軍與關東軍的兵鋒,其自發性的抗敵英勇行動,更是打響了中國民族主義復興的發展心聲——雖然在東北風起雲湧的各種抗日作戰,最後還是暫時地失敗了,但是卻已經顯示出中華民族的力量,開始復甦,不再像清朝末和*圖*書年那樣,東北人民任由俄國與日本軍隊的鐵蹄,在這塊白山黑水的富饒大地上予取予求。雖然當時的中國,還是無法以國家整體的力量來對抗敵人的侵略,但是人民卻開始自動自發地進行浴血抗戰,廣大的中國人民則是自動地捐輸與參軍,和_圖_書展現出改變中國歷史分裂與衰亡的新動力。這些發展開始影響到中國各個階層,甚至使得中國內部割據的派系力量,能在六年之後,克服一切的困難,而凝成一致抗日的共識。
接著在一二八事變上,十九路軍的自動抗敵、中央軍立刻跟進支援,是www•hetubook•com.com可以發現國民政府反應的進步。在上海進行局部的浴血抗敵,是當時能夠進行的最佳策略,因爲當時中國還沒有一致的抗日共識與力量,與日本正式全面作戰。若率然與日本宣戰,只有亡國一途。但是絕對也不能再採取不抵抗主義,任由日本的毫無道理地侵和-圖-書略中國,這不僅會導至民心士氣的土崩瓦解,更得不到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援。所以在一二八事變中,十九路軍的英勇抗日表現,當然永遠值得中國人紀念與尊重。但是後來十九路軍,卻不幸陷入一種「現在就跟日本拼了」的情結之中,而從此長遠地影響到中國的政治與民意——許多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但不瞭解當時蔣介石迴避立刻決戰、全力建軍備戰的努力,反把近乎十惡不赦的「親日」、「漢奸」等標籤貼在蔣的身上。所幸蔣介石仍然能夠把持得住中國必須進行全面準備抗戰的大政方針,他實在是比同一時期日本的軍政領袖,控制不住關東軍的冒進(反而被牽著鼻子走),更爲高明的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