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軍官訓練班的主要目的,在讓調訓的高級軍官能夠對於現代化的戰術、戰略更爲了解,對於國家民族的歷史與精神,也要有深刻的體認。蔣介石綜合日本、德國的現代化軍事進階教育,再引進戚繼光、曾國藩等人的古代軍事思想,爲中國的高層軍事將領,講解抵禦外侮與復興民族之道。這種中國與西方、古代與現代的思想與體系的結合,代表了當時國家發展的特殊矛盾狀態——中國正處在一個過渡階段,不中不西,不古www•hetubook.com.com不今——中國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設法融合這些矛盾,建立一套適合中國需要的體系。但是強敵日本,絕對不會允許中國有時間完成體系的改革與融合,蔣介石只有自己邊學邊教,摸索發展,一直在搶時間訓練中國的軍政領導人。因爲中國即將以落後日本百年的體制架構,準備迎接關係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決戰。
當時中國軍隊作戰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高級將領人才的培訓https://m•hetubook•com•com。平均一位軍長需要二十年以上的軍旅生涯,不但要懂得戰術戰略,也要了解統兵御將,同時也要有政治、歷史、地理以及科學的修養。但當時位居這些職務的,都是前清遺老級的人物,對於德國的軍事制度與訓練,無法完全的了解吸收。因此蔣介石決定在一九三三年開辦「廬山軍官訓練班」,大量調訓各個部隊中的將校,以提高軍官素質,並建立現代化國家與國防的共識。
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和*圖*書在剿共的軍事上,取得大幅的勝利,蔣介石立刻指示陳誠,在武昌成立「軍事整理委員會」,開始依照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分三年依序進行陸軍的整編與整理,預期每年先調訓、整編二十個師。這是中國近代史中,最大的軍事整理計劃,不過由於內外的壓力仍在、國防經費不足,這計畫只能局部與有條件的實施,原訂在一九三八年年底,初步完成六十個師的整編計劃。但是實際上,只完成了二十個師的形式整編,裝備與訓練都還沒m.hetubook.com.com有眞正的落實,中日之間的歷史大戰,就在一九三七年全面爆發了。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的威脅更是迫在眉睫下,蔣介石曾經斷然決定,不惜花費巨資,引進全套德式的陸軍師裝備,以組成三十萬精銳的教導師部隊,但是由於日本出全力阻撓,又加上義大利(德國的盟國)從中設法破壞這項重大的裝備交易,使得德國的軍事裝備,只有部分運達,總共僅裝備了八萬人。蔣介石又派遣宋子文、孔祥熙爲特使,在列強之中進行友好訪問,不但洽商投資與經貿合作,同時也設法大量採購各種的軍事裝備。由於廬山軍官訓練班以及德國軍事顧問團,對於中國的建軍備戰,產生了相當顯著的成效,原先中國的複雜不齊的軍隊,開始出現改變的現象,一支擁有現代化國家意識的部隊,開始在成形了。和_圖_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