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將韓信
六、蕭何截賢追韓信

劉邦一聽,氣不打一處來,又高聲罵道:「鬼才信你的屁話,軍中逃亡的將領,不下數十人。你不去追,偏偏只追韓信,你這不是明明白白把老子當傻瓜嗎。」
認定韓信是天下無雙的國士,是唯一能夠引領漢軍脫離困境的統帥人選後,蕭何開始做起劉邦的工作。他多次向劉邦推薦韓信,希望劉邦親自面見韓信,聽取韓信的看法,大膽破格重用。劉邦有些不以為然,一位不久前才從項羽軍中脫逃過來的軍士,不到一個月,被提拔為將領,委以治粟都尉的重任,已經是破格又破格了,再要重用,不但自己通不過,軍中的元功宿將,怕也是會譁然不服了。他敷衍蕭何說,稍微再等一等、看一看,等韓信有了功績以後再說吧。
劉邦一一同意了。
今漢中市西北留壩縣馬道街北,有馬道河,為褒水支流,古名寒溪,據說是蕭何追韓信處。據清嘉慶《漢中府志》記載:「昔韓信亡漢至此,水漲不能渡,蕭何故追及之。」河邊立有兩通石碑,一為清嘉慶十年hetubook•com.com(一八〇五年)馬道驛丞黃綬所立。有碑文「漢酇侯(蕭何)追淮陰侯(韓信),因溪夜漲水,至此,故及之。」另一為清乾隆八年(一七四三年)褒城縣知縣萬世謨初立,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年)馬道當地的士庶人士重立,有碑文「漢相國蕭何追韓信至此」。至今已成為當地的觀光名勝之一。
在漢中購得《漢中史跡雜考》一書,為鄉土歷史學家陳顯遠先生所著,書中有〈蕭何追韓信初考〉一文,讀罷大有所得。陳先生以為,韓信是江蘇淮陰人,他亡歸故鄉,不應當北上走留壩經褒斜道入關中,落入敵對的三秦。而是應當由南鄭往西南,走米倉道穿越大巴山,進入今四川南江,然後東去鄂西,經過南楚回歸故里。
劉邦知道蕭何行事謹慎,這番話,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稍事考慮後,劉邦回答蕭何說:「為了你,我任命韓信為將軍。」
一兩天以後,蕭何來謁見劉邦。劉邦是又氣又喜,指著蕭m•hetubook•com•com何罵道:「連你也逃亡,究竟是為了啥?」
於是劉邦讓蕭何將韓信召來,準備馬上任命他為大將。
蕭何毫不妥協,說道:「韓信被任命為將軍,仍然不會留下。」
蕭何追韓信,史書有記載,當是可信的史實,如此精彩動人的記事,或許也有口述傳聞的成分?蕭何何處追韓信,史書上沒有記載,漢中當地卻多有傳說和遺跡。
蕭何進言道:「大王素來傲慢無禮,如今拜大將如同招呼小兒一般,這也是韓信之所以要離開的原因之一。如果大王真的決心要拜韓信為大將,請選擇吉日,沐浴齋戒,設置將壇,周全禮節,方才可以。」
蕭何接著說道:「請大王定奪,如果決意東向爭奪天下,起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如果不能起用韓信,韓信終究要走。」
陳先生引用宋代地理書《輿地紀勝》證明說,蕭何追韓信處,在今四川省南江縣兩角山下的截賢嶺,嶺上有淮陰侯祠,唐代集州(今南江)刺史楊師謀所書的「漢蕭何追https://m.hetubook.com.com韓信到此」的刻石,曾經保存在這裡。
劉邦沉默了,低下了頭。不過,他很快又抬起頭來,果斷地說:「我任命韓信為大將。」

歷史啊歷史,一路走來,留下多少迷人的花絮。
—蕭何起身施禮道:「臣下為大王慶幸,慶幸。」
蕭何答道:「韓信。」
二〇〇五年八月,我去漢中訪古,寧靜的小城,古風尚存。先去看漢台遺址,傳說劉邦為漢王時所修築的宮殿就在這裡,如今是漢中博物館的所在地,收藏的眾多石碑最是值得一看。又去飲馬池,傳說是劉邦軍在漢中的駐地。拜將壇遺址在漢中城南門外,存有南北兩座夯土台,傳說是韓信拜大將時所修築的將壇遺址。南台下有石碑一座,正面題有「漢大將韓信拜將壇」碑文,背面刻詩一首「辜負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皆是晚近後人的題記,惋恨「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無情。
劉邦怏怏說道:「我當然希望向東方發展,哪裡想鬱和*圖*書鬱久困在這裡。」語氣已經趨於平和。
蕭何平靜而堅決地說道:「那些將領,要多少有多少,至於韓信,那是國士無雙。如果大王想要長久地做漢中王,那就不必起用韓信。但是,如果大王想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沒有可以謀議這件大事的人。就看大王您如何決策了。」
韓信得到蕭何的看重和賞識,心中充滿了希望。得到蕭何推薦的承諾以後,韓信一直等待劉邦召見的消息。然而,一等不來,再等也不來。韓信是聰明人,他不難猜想得到,蕭何肯定已經將自己推薦給了劉邦,而劉邦呢,並無召見並重用自己的意願。他清楚知道,如果連蕭何的推薦也不能起作用的話,那就不會有希望了。韓信再一次失望了,他決定離開漢中,回到自己的家鄉淮陰去,另謀出路。於是,韓信封存了治粟都尉的印綬,或許還留下了給蕭何的一封離別信,感激之餘,也陳述了自己的失望,將歸隱於江湖云云。
蕭何回答道:「臣下豈敢逃亡,是去追逃亡的人。」
蕭何得到韓信不辭而別的消息後,m.hetubook.com.com慌亂促急,三腳併作兩步跑到馬廄,牽馬上騎,出丞相府奔南鄭南門而去。蕭何走得惶急,來不及將事情告知身邊的人。
信哉,陳先生所言。歷史的真實,常常是零零散散,在不引人注目之處,本來不是熱鬧的地方。滌蕩清洗之下,水落石出之旁,留壩地方的種種遺址,多是明清以來,借助商旅道路的繁華,人為的錦上添花。
歷史的真實,常常是零零散散,在不引人注目之處,本來不是熱鬧的地方。滌蕩清洗之下,水落石出之旁。歷史啊歷史,一路走來,留下多少迷人的花絮。
劉邦追問道:「追誰?」
當時,困居漢中的劉邦軍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逃亡浪潮,關東地區出身的士兵和追隨者們,在進入漢中的子午道上已經開始逃亡。到了漢中,北人不服南方水土,當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被群山包圍的閉鎖後,更加思念故土親人,不僅士兵,一些將校也開了小差。蕭何走得倉皇蹊蹺,有人將丞相逃亡的消息通報了劉邦,劉邦當即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