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將韓信
八、田榮反楚

自封為齊王的田榮,公開豎起反楚的大旗,開始在不滿項羽的各國實力人物中尋找幫手和同盟。他找到的第一個幫手,就是彭越。我們已經講過,彭越屬於地方軍閥一類的人物。在秦末之亂中,彭越部隊始終是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不固定從屬於任何王國,只是根據自己的利益進出游擊。當秦軍和楚軍長期鏖戰時,他在一旁觀望,當劉邦軍前來攻擊昌邑的秦軍時,他積極出兵協力。當攻擊不利,劉邦軍南下西去時,他繼續留在當地,回到鉅野澤中蟄伏起來,招兵買馬,養精蓄銳,聚集了數萬人。

按照項羽所定的封賞原則,齊國丞相田榮既未參加鉅鹿之戰,又不跟隨聯軍進入關中,自然不在裂土封王之列。對於齊國,項羽將其分割為膠東、齊、濟北三國。將原來的齊王田市徙封為膠東王,以即墨(今山東平度東)為首都,領有膠東(即墨)和膠西兩郡,統治齊國的東部地區。封田都為齊王,以臨淄(今山東淄博)為首都,領有臨淄、琅邪和城陽三郡,統治齊國的中部地區。封田安為濟北王,以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為首都,領有濟北和博陽兩郡,統治齊國的北部地方。
拜將台
拜將壇遺址在漢中城南門外,存有南北兩座夯土台,傳說是韓信拜大將時所修築的將壇遺址。南台下有石碑一座,正面題有「漢大將韓信拜將壇」碑文,背面刻詩一首「辜負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皆是晚近後人的題記,惋恨「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無情。
m.hetubook.com.com
留壩留侯祠(劉欣攝影)
張良沒有去過漢中,留壩卻有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張良祠廟,空靈的祭祀和懷念,瀰漫在山間林蔭中。傳說張良「辟谷」於此,還有一種傳說,張良送劉邦去漢中就國,從子午道進,劉邦送張良回韓國,從褒斜道出,君臣在漢中有一段依依不捨
田榮攻擊齊王田都,在漢元年五月。殺膠東王田市自封為齊王,在六月。指示彭越殺濟北王田安,統一齊國,在七月。不到三個月時間,將項羽所建立的天下秩序,再一次打亂。自認為在大分封中遭到了不公正處置的各色各地實力人物,紛紛行動起來,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彭越是魏國人,他所蟄伏的根據地鉅野澤,地處魏國的東郡、碭郡、楚國的薛郡和齊國的濟北郡之間,為一巨大的沼澤湖泊。彭越出身於下層社會,驍勇善戰,他沒有任何家世憑藉,只想依靠自己的力量,糾結一幫人馬,趨利避害,博得人生的富貴榮華。利益所在,就是行動所向,是彭越的人生準則。田榮看準了和_圖_書這點,他以齊王的名義,正式授予彭越將軍印綬,命令他起兵魏國,配合齊軍行動。彭越得到田榮的正式任命以後,領軍進攻濟北,殺死了濟北王田安。得到彭越協力的田榮,將濟北國併入齊國,領有了濟北、博陽、臨淄、琅邪、城陽、膠西和膠東七郡,重新統一了齊國,以臨淄為首都,全力與楚國對抗。
田都和田安,都是違反田榮的意思,領兵隨同項羽渡河救趙,又隨同項羽進入關中的齊國將領,得到了項羽優厚的封賞。田市是田儋的兒子,田儋戰死後,被田榮擁立為王,一直在伯父田榮的監護下當政,未曾領兵救趙,也不從入關,自然受到貶抑,國土被分割,只得到了偏遠的膠東之地。
正當韓信統領漢軍,不聲不響地在漢中積極整軍備戰的時候,有消息自關東傳來,田榮叛亂,攻佔齊國,項羽統領楚軍前往鎮壓。
齊國與楚國的不和,由來已久,田榮與項羽的糾葛,越扯越緊。

漢台
2005年8月,我去漢中訪古,寧靜的小城,古風尚存。先去漢台遺址,傳說劉邦為漢王時所修築的宮殿就在這裡,如今是漢中博物館的所在,收藏的眾多石碑最是值得一看,記有漢軍「出散入秦」的〈漢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石碑,就在其中。
https://www•hetubook.com•com
韓信一直密切關注著關東的局勢動向,當田榮與彭越和陳餘聯手,同時在齊國、舊魏國地區和常山國,與項羽展開全面對抗以後,他認為還定三秦的時機到了。漢元年八月,得到劉邦的認同以後,韓信調兵遣將,下達了明出子午,暗渡陳倉的攻擊令。
韓溪二(劉欣攝影)
河邊立有兩通石碑,一為清嘉慶十年馬道驛丞黃綬所立,有碑文「漢酇侯(蕭何)追淮陰侯(韓信),因溪夜漲水,至此,故及之。」另一為清乾隆八年褒城縣知縣萬世謨初立,咸豐五年馬道當地的士庶人士重立,有碑文「漢相國蕭何追韓信至此。」至今已成當地的觀光名勝之一。
項羽的這種作法,使田榮極為憤怒,他拒絕接受項羽的命令。田榮讓田市繼續留在臨淄做齊王,當田都領軍到臨淄來接收齊國時,他領軍攻擊田都,田都兵敗,逃往楚國。田市膽小,害怕項羽的報復,偷偷離開臨淄前往即墨去做膠東王,又引來田榮的憤恨,進軍膠東,在即墨將田市殺死,乾脆自己做了齊王。
項羽對於彭越這種土軍閥,根本不放在眼裡,分封天下時,彭越既未參加鉅鹿救趙之戰,又不跟隨聯軍進入關中,不在分封之列。按照秦滅魏時的版圖,河內郡、東郡和暘郡本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魏國的領土。項羽大分封的時候,他將河內郡封給了趙國將領司馬卬,以朝歌(今河南淇縣)為首都,建立殷國。他將東郡和碭郡併入西楚,作為自己的領地,以資補償,將河東郡、太原郡和上黨郡封給魏王魏豹,將魏國遷徙到河東一帶,以平陽(今山西臨汾)為首都,沿襲魏國的國號和王號,史稱西魏。項羽的這種作法,當然也引起了部分魏國人的不滿。
項羽統領諸國聯軍滅秦後,論功行賞,分封天下,根據各國將領在滅秦戰爭中軍功的大小決定地位的高低、封賞的厚薄。鉅鹿之戰,是滅秦的決定性戰役,鉅鹿之戰前後的軍功,是封賞的最重要因素,同時,是否隨同項羽進入關中,也是考核的重要參照。
第一個起來響應田榮的實力人物是陳餘。陳餘本是趙國的大將軍,是丞相張耳的摯友,鉅鹿之戰後,兩人因為誤會而關係交惡。一氣之下,陳餘帶領部下數百人脫離趙國,到黃河下游的濕地沼澤中隱逸遊獵,當了山大王。項羽分封天下時,封張耳為常山王,將趙國的舊都信都改名為襄國(今河北邢台),作為首都,統治趙國的東部地區,將原來的趙王歇遷徙到代縣(現河北蔚縣),改封為代王,統治趙國的北部地方。聽說陳餘隱逸在南皮(今河北南皮)一帶,就封陳餘為侯,領有南皮附近的三個縣。陳餘是與張耳同時起兵的戰友,自以為功勞與張耳相當,也應當封王,對於項羽的分封非常不滿。
南皮在趙國的東部邊境,緊靠齊國,當陳餘看到田榮統一了齊國後,馬上派使者去見田榮,陳述自己對於項羽和張耳的不滿,請求田榮提供軍事援助,進攻常山國,共同反楚。田榮同意了,馬上派遣軍隊進入常山國,協同陳餘攻擊hetubook.com.com張耳。同時,他又指使彭越南下攻擊楚國,將反楚的戰火,燒到了黃河下游的南北兩岸。
韓溪一(劉欣攝影)
蕭何追韓信,史書有記載,當是可信的史實,蕭何於何處追韓信,史書沒有記載,漢中當地多有傳說和遺跡。今漢中市西北留壩縣馬道街北,有馬道河,為褒水支流,古名寒溪,據說是蕭何追韓信處。據清嘉慶《漢中府志》記載:「昔韓信亡漢至此,水漲不能渡,蕭何故追及之。」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項羽在安陽(今山東東平)擊殺了親齊的大將宋義,奪取了楚軍的指揮權,又派騎兵深入齊國境內,追殺了被田榮禮聘為國務大臣的宋義的兒子,與齊國關係交惡。所以,當項羽統領楚軍北上救趙時,田榮拒絕合作。北上的項羽軍,經過齊國的濟北郡和博陽郡地區時,得到了當地兩位齊軍將領田安和田都的支持,領軍隨同項羽一起由平原津(今山東平原)渡河救趙,更引起了田榮的不滿。從此以後,田榮拒絕與項羽的一切合作,不發一兵一卒參加聯軍進擊秦軍的行動,將齊國孤立於諸侯各國之外,也引來了項羽對於田榮更深的怨恨。
自封為齊王的田榮,公開豎立反楚的大旗,開始在不滿項羽的各國實力人物中尋找幫手和同盟。他找到的第一個幫手,就是彭越,而第一個起來響應田榮的實力人物則是陳餘。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