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盡孝道,下山一全家追隨老母到馬烈巴生活。
下山一調任溪南公學校訓導主任。
井上昌調任霧社分室巴蘭駐在所巡查,其家眷住進霧社警察宿舍與下山一家毗鄰。
1956(民國四十五年)
1994(民國八十三年)
1971(民國六十年)
1970(民國五十九年)
1894(清光緒二十年)
文枝在埔里逝世,安葬下山家族安息園。
1911(明治四十四年)
下山一台中師範畢業,台中明治國小服務約一週,便被改調霧社公學校。
1918(大正七年)
霧社郵局恢復營業,因文枝任郵務士全家搬進郵局宿舍,結束三年搬家五次之苦境。
1909(明治四十二年)
爆發霧社先住民殺日本人一百三十二名事件,當時貝克、靜子、井上昌三和亞娃依及佐塚晃男母子都在霧社。
下山一家分期付款向王海清購買房子。
1927(昭和二年)
仲子、佐治男、治遷住埔里,貝克、一、宏、敏子、靜子移住霧社,治平在埔里糖廠、台車站服務,以台車往返埔里、霧社。
治平擔任沙拉冒事件日警與味方蕃討伐隊隊長,攜回最後戰役二十五個人頭,在霧社分室前舉行台灣最後www.hetubook.com.com的人頭祭。
1923(大正十二年)
1940(昭和十五年)
1944(昭和十九年)
1934(昭和九年)
仲子生下山民子,仲子之妹勝又朝子來台照料,並鼓動其回日本。
1906(明治三十九年)
下山宏、井上文枝、佐塚昌男等同時到霧社小學校入學。
1925(大正十四年)
1920(大正九年)
井上文枝在東京本鄉出生。
《流轉家族》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第三十六屆金鼎獎「非文學獎」人文類、「一書一桃園」年度推薦書。
治平參加討伐白狗蕃社戰役後,任白狗駐在所警察。
1907(明治四十年)
下山一首次踏進內地(日本),回靜岡縣三島市認祖歸宗,並娶藤原正枝回霧社。
1928(昭和三年)
1954(民國四十三年)
文枝從霧社郵局退休。
管轄蕃地的「支廳」改稱「分室」。
1963(民國五十二年)
離乳即送養大塘正藏巡查的下山一,因病危送www.hetubook.com.com
返親生父母治平和貝克。
台灣全土納入日本殖民地的太魯閣戰役,治平任日本警察與味方蕃討伐隊隊長。
下山一長男下山武出生。
總督府對蕃人的懷柔政策結束,從此法律前日本人、本島人、蕃人一律平等。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
成立埔里青年學校,下山一成首屆級任老師。
下山一再度回日本,從東京娶井上文枝回霧社。
貝克生三女下山靜子,仲子生下山治。
馬烈巴大頭目亞猶茲.道雷長女貝克.道雷出生。
治平帶著下山一的靜岡三十四聯隊徵兵令到霧社,貝克誓死不許一去日本,獲中川健藏總督特准改入台南第二聯隊。
1922(大正十一年)
勝又仲子和佐治男治到馬烈巴和治平、貝克一起生活,年終能高郡守秋永長吉、警察課長帶著十多位軍警來視察,當夜因治平雙妻之事,爛醉的治平將郡守打成重傷,因此遭革職。
治平和仲子帶所生兒女返回日本。
2011(民國一百年)
正枝回日本不歸。
下山一升任埔里北高等科級任。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下山一全家獲准由日本籍歸化成中華民國籍。下山一改名林光明。
井上昌(文枝之父)來台赴警察任務,全家隨父搬來台灣。
貝克隨治平參加太魯閣戰役,凱旋歸來次日,長男下山一出生。
佐久間左馬太總督策定「五年理蕃計畫」。
1921(大正十年)
和*圖*書
下山家族的故事《流轉家族》由遠流出版。
1924(大正十三年)
1930(昭和五年)
1886(明治十九年)
治平由靜岡陸軍聯隊調派台灣台中干城營區。
1892(明治二十五年)
1912(大正元年)
1945(昭和二十年)
卡目甲烏駐在所主任殉職,治平調任卡目甲烏在所警部主任,重建燒毀的駐在所,強迫卡目甲烏社民遷住易管理之處。
駐台美軍雷虎小隊撤離台灣,下山武購其一屋全家遷居台中水湳。
下山一三女下山操子出生。
治平軍中退役考進甲種警官學校。
簽定中日馬關條約,遼東半島、台灣、澎湖諸島割讓給日本。
治平次女下山敏子出生。
1915(大正四年)
1936(昭和十一年)
依上級指令,治平取貝克為妻,貝克.道雷取日本名下山龍子。
下山治平病逝東京,安葬靜岡縣三島市下山家族墓。
下山一考進台中師範學校。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台灣歸還中華民國政府。
日本戰敗三十年下山一和文枝首次回故國探親,並在橫濱成立霧社會,聚集散居日本曾住霧社、埔里的故友敘舊,從此台灣、日本每年輪流舉辦霧社會。
貝克生三子下山昇,勝又仲子生下山佐治男。
接到最後一封(第七封)遣送令。
下山一病逝台中空軍醫院,安葬仁愛鄉新生村眉原下山家族安和_圖_書息園。
1932(昭和七年)
治平參加紅頭突破人止關之役進入中央山脈山腰的霧社。
2006(民國九十五年)
靜子病故白狗駐在所廢墟。
下山誠在埔里購屋,偕母文枝同住。
1978(民國六十七年)
下山一從霧社電源保護站退休,擔任耶穌聖靈教會牧師。
1975(民國六十四年)
下山治平出生於日本靜岡縣田方郡長伏十四番地。
二二八事件下山一受謝雪紅拖累囚禁台中。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1969(民國五十八年)
1943(昭和十八年)
治平長女下山春子出生,次年夏天肺炎去世。
下山一次子下山誠出生。
1905(明治三十八年)
一和文枝的長女下山和代出生。
1937(昭和十二年)
下山宏、井上文枝、佐塚昌男、高山初子、川野花子考進埔里北高等科。
下山一次女下山典子出生。
治平次子下山宏出生。
1947(民國三十六年)
中日斷交,霧社事件殉難殉職者之墓被毀。
1895(清光緒二十一年)
埔里到霧社公路全線貫通,開始行駛公共汽車(巴士)。
為保護萬大、日月潭發電廠水源,巴蘭社民被強制遷移中原,霧社公學校因此關閉,下山一調往埔和-圖-書里北小學校。
2012(民國一百零一年)
1916(大正五年)
卡目甲烏社改稱馬烈巴社。
井上文枝被井上敬收養返回東京。
貝克.道雷(高阿敏)病逝馬烈巴。
1939(昭和十四年)
為生存、兒女教育問題,下山一全家遷到霧社申請歸化國籍。
1952(民國四十一年)
依下山一遺願揀拾馬烈巴貝克遺骨安厝下山家族安息園。並將民國六十一年被毀的霧社事件殉難殉職者之墓碑頂部,安厝下山家族安息園旁。
1933(昭和八年)
1942(昭和十七年)
1914(大正三年)
下山一考進埔里北高等科。
1929(昭和四年)
1946(民國三十五年)
1919(大正八年)
先住民正式定名高砂族。
1941(昭和十六年)
下山昇遭蛇咬致死。
1972(民國六十一年)
下山一到霧社小學校就讀,先住校舍,不久到霧社警察宿舍與勝又仲子阿姨和同父異母之弟佐治男同居。
裕仁攝政親王(昭和天皇)到霧社分室視察,親植一棵榕樹,認為蕃人之稱不妥,決定暫稱「先住民」,待人類學專家研究後,再正式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