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既名「香港黑社會活動真相」,何以本節標題又稱為「秘密組織」,而不直稱其為「黑社會組織」呢?
因為本節文字,完全是報道二百多年前「洪門」的起源、變遷及其組織内幕等等。當時的「洪門組織」,確實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和民族感情,它的最終目的,是「驅除韃虜、還我河山」。在清廷統治者而言,它是一個十惡不赦,沾點邊也要抄家滅族的「造反」組織,但我們卻不能跟滿清皇朝持有同樣看法。縱然在後期的洪門組織,已蛻變為走私販毒、作奸犯科、欺凌弱小的惡勢力,惟是我們仍不能就此貶低它原來的歷史地位。
香港黑社會組織也自稱為洪門組織,其實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不管「理論」或「實質」上均皆如此。兩者之間,無論宗旨、作風、組織、稱謂、職司名稱以及詩詞、暗語……等等,都有着顯著的分別。故而用「秘密組織」來稱呼昔時國内的「洪門」,以示有所區別。
閒話表過,書歸正文。
明朝末葉,烽烟四起。農民起義的武力攻下北京,而吳三桂引狼入室,清兵得以順利入關,建立了二百多年愛新覺羅氏的皇朝統治。
由於明朝的遺老,以及給鎮壓下去的農民起義存留分子,都不甘於滿清皇朝的統治,便以「反清復明」為政治口號,組成一種廣泛的、强有力的秘密組合。
反清復明口號 前仆後繼精神
不料襄陽副將張近秋,接獲線報,知悉有「叛徒」糾眾前往丁山致祭「叛逆」鄭君達之墓,便集中精鋭兵弁六百人,火速前馳丁山,展開包圍,務求一網打盡,以向清廷表功。
滿清皇朝獲得統治權後,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又如兩王入粤大殺廣州城,殺至「謝恩里」封刀等等殘暴事實,都足以使國人血脈沸騰,矢誓反抗。例如清初的顧亭林、黄梨洲、王船山、劉念台、朱舜水、閻古古及呂留良等輩,皆為民族意識頗為强烈的知識分子。但這些先賢先哲,都不是洪門的直接創辦人。他們有的組織子弟兵,與清兵對抗;有的擁護朱明後裔,反抗清廷;有的毀家紓難,暗助義民;有的奔走呼號,團結反清力量。但當時仍未有洪門的組織成立。不過,由於清廷殘暴的手法,和當時人民極為普遍的反清意識,確已替秘密幫會創下了非常優異的「鋪路」條件。
當這羣掃墓者正在指天為誓,淚灑碑前之際,聞報有大隊清兵馳至,登高探望,發覺已陷入包圍之中。於是首腦們在墳前緊急商議。當前形勢,除分路衝殺,奮勇突圍之外,便只有束手就擒。鄭玉蘭雖一介婦人,但頗有決斷,且亦武功不弱。乃自告奮勇,由和_圖_書其姑嫂二人,率領若干志士,向張近秋的主力迎戰。戰鬥一起,其餘人馬便同時分批突圍。蔡德忠等起先不表同意,認為由姑嫂二人迎戰敵人主力,己等則突圍逃走,實無以對鄭君達在天之靈。其後經姑嫂二人嚴詞責備,指出反清首腦如果全部犧牲於此,對大局實無裨益,留得青山在,那怕沒柴燒?自當留此有用之身,繼承先烈遺志。至於姑嫂本身,不但一介女流,生死不足惜,且早欲與亡夫亡兄相從於地下。蔡德忠等無詞以對,惟有忍痛答允。郭秀英又將遺孤二人,托蔡德忠等護出重圍,長成後繼承亡父遺志。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於是開始。
由少林寺逃出的「前五祖」,在奮戰之下,殺出重圍,再度脫險;繼而寶珠寺的僧人及一干抗清志士,亦有小部分突圍而出,落荒而逃。沿途並與陸續由寶珠寺逃出的殘餘僧眾,輾轉進入贛境。在贛州城西的「閻君廟」,與另一批抗清志士會合。此處據點係前明參將黄昌成夫婦隱居。彼此會商結果,均認為勢力過於單薄,實不宜於此時和清廷硬碰,僅互相交換秘密詩詞符號,囑黄昌成妥為隱蔽,暗中招賢納士,以圖後舉。又恐多人聚m.hetubook.com.com集,頗易引起清廷鷹犬注意,於是「前五祖」等人,又再向鄂境轉移。
較為接近事實,近代史家亦認為比較可信的洪門起源,有如下述:
郭秀英姑嫂率領三十餘名志士,先向敵人中軍衝殺。志士們以一擋百,前仆後繼,反覆衝入敵人陣腳,並砍殺清兵數十名。
雍正十一年,福建少林寺僧人,密謀作反,抗拒清廷,事為清帝所聞,派兵圍攻,並縱火焚燒寺門,僧眾死傷殆盡。逃出的五名僧人是: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及李式開,其後被洪門中人奉為「前五祖」。照說正式受戒僧人,例有「法號」,何以上述五人則均以「俗家」名字存留後世?對此,各有關文獻並無解釋。或者當時少林寺已成「叛逆」巢穴,這些人不敢再以「法號」相稱,避過清廷耳目,亦未可知。
鄭玉蘭姑嫂二人,率領的反清志士為數不多。欲圖武裝起義,仍嫌未足。只有暫時歇息,待與各地反清力量會合後,再行打算。蔡德忠等聞鄭君達遺骸葬於襄陽城東丁山之陽,為表哀思,乃共同前往致祭。這批反清志士,在墳前瀝血為誓,務必聯同天下反清力量,驅除滿虜,還我山河。
郭秀英、鄭www.hetubook•com•com
玉蘭姑嫂,為了牽制清兵主力,反覆衝殺,使敵將張近秋無法追捕蔡德忠等。到底人孤勢單,清兵復以强弓硬弩對待,部屬犧牲殆盡。姑嫂二人為免被俘被辱,乃鼓其餘勇,負傷殺出重圍,雙雙投河自盡。
但洪門組織勢力最龐大、流傳地區最廣泛的年代,應該是「雍」、「乾」之間。至所謂「同、光中興」之後,明朝覆滅已相隔多時,最熱心的一班大明遺老,早已老成凋謝,這些組合的政治色彩逐漸褪減,於是便蛻變成為一股作奸犯科的惡勢力。至於幫會中的神秘色彩和一切「幫規」「壇戒」,則並沒有因年代不同而有所改變。
這羣人抵達惠州寶珠寺。當時,許多反清人物,為了逃避緝捕,部分都遁跡空門,以求隱蔽。當即由寶珠寺僧人吳天佑、洪太歲、姚必達、李式地及林永超(亦未見以「法號」傳世)五人,迎入寺中,共謀反清大計。此五人又被洪門中人奉為「後五祖」。
只可惜這班人立足未定,壯志未酬,由北京南下的清兵,已會同當時「平南王」耿精忠的部屬,包圍寶珠寺。於是血戰再起。
進入湖北地區後,聞說有一股反清勢力潛伏於襄陽附近,便逕行前往偵查。果然遇上鄭君達之https://www.hetubook.com.com
妻郭秀英及其妹鄭玉蘭二人。鄭君達係鄭成功的世侄,於較早時已被清兵殺害。其妻妹二人與蔡德忠等在少林寺早已認識。此時相見,真有他鄉遇故知之感。
是役也,對於抗清志士的士氣,產生頗大刺|激作用。鄭氏姑嫂芳名,亦廣泛流傳於幫會組合之内。目前香港黑社會組織,雖非洪門正統,但經常使用的暗語及詩詞中,頗亦有提及鄭氏姑嫂壯烈事蹟的。如「過五關」的最後一關,稱為「姑嫂墳」;詩詞中的「寶詩」,亦有「一心訪尋姑嫂廟,左右排行是第三」之句(有關「過五關」及「寶詩」等内容,將於下文詳述)。
五僧於突圍途中,獲得反清志士吳天成、方惠成、張敬之、楊仗佑及林大江等五人掩護扶持,才得脫離險境,間關前往粤省。因此,洪門中人又將上述五人稱之為「中五祖」。
與此同時,蔡德忠等亦率領另一批志士五十餘人,由相反方向突圍而出。清兵畏其神勇,紛紛後退。這批人乃乘機衝出重圍,留下日後洪門組織的種籽。
船户謝邦恒父子均係反清人物。於戰場下游撈獲姑嫂二人遺體,藏諸艙中。月黑風高之夜,將遺體禮葬於三合河畔,秘密立碑以為表記。是年冬,又於河畔村落附近,建https://m.hetubook.com.com立「姑嫂廟」。外表和一般村落的「社公壇」無異,使清廷官吏無法識別,以便日後抗清志士前來憑弔。
洪門組織的起源,有着許許多多的傳說,自然還包括若干無法置信的神話故事在内。筆者曾參閲英人活特和司徒利著的「中國洪門」、日人平山著的「中國秘密社會史」,以及梁啓超著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蕭一山著的「天地會神話的背景」和石印本「東華錄」等有關書籍,始終無法獲得較為統一的結論。原因是當時的秘密組織,都有異常濃厚的政治色彩。在滿清皇朝統治之下,只要對「造反」二字沾上點點邊,便是凌遲碎剔、九族株連的大罪,何況洪門還扛着「反清復明」的旗幟?故而這些組合的活動,都在極其秘密之下進行。若干組織大計及縱横關係,等閒不敢以文字記載。縱有抄錄,亦由於這些湖海豪雄,文化水準一般比較低落,更難免錯誤百出。而這些文字記錄,遇到緊急情況時便又即行毀滅。如此,傳流後世的自然極少極少。後人著述有關書籍時,參考的只是輾轉抄存或口頭上的記述。這樣,更難免以訛傳訛或誇張渲染,其可靠性便相應減低。國人著述此類書籍尚且十分困難,又何況那些自命為「中國通」的外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