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民間的地獄
中國的四大閻王

因此,閻羅王成為人們既畏懼又仰望的冥府之神,行得正、走得直的人佩服他的剛正;而那些常走夜路,好做惡事的人,則常常會因為害怕死後會遭到被閻羅王捉去地獄的報應,而從夢中驚醒。
另外,在敦煌變文中的《韓擒虎話本》也有記載關於韓擒虎做閻羅王的傳說。書中說韓擒虎是個驍勇善戰的武將,曾經率兵突破敵陣,活捉了陳叔寶,並且擔任和蕃使,憑著高超的射箭技術,威震單于君臣。
寇準是北宋時代有名的宰相。他為人剛正不阿,並大力主張抵抗外患——遼,而且又曾經在刑部任職,十分符合當閻羅王的條件。
由此可見,閻羅王雖然只是傳說中的人物,但卻也在無形中發揮了威嚇惡人的效用。若閻羅王地下有知,恐怕也會得意的大笑幾聲吧!
後來,王道將軍奉天符的詔命,請韓擒虎擔任陰間的大王。韓擒虎知道後,向陰間請了三天的假,隋文帝還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告別宴會。
他回答說:
又有一和*圖*書次,有一個人病得很重,眼看就快死了,他忽然從床上驚坐起來,跑到韓擒虎家門口說:
而在傳統戲劇《鍘判官》中,更明白的演出了包公下陰曹、探陰山,深入陰間鍘除循私判官等動人情節。
「你要見什麼大王?」
到了元明時代,人們仍傳誦著有關包青天的故事。當時就出現了許多與包青天有關的戲曲。如著名的《秦香蓮》,至今還是很受人們歡迎。
從以上的眾多傳說中,我們知道在一般民間百姓的心目中,閻羅王其實並沒有十分固定的人選。有人認為是武將韓擒虎;有人認為是剛正的寇準;有人認為是正直的范仲淹,更有很多人認為閻羅王應該是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我要拜見大王。」
在四川酆都民間,甚至還流傳著包公死後做了陰曹大臣的說法,說他在陰間仍然是鐵面無私、明辨忠奸善惡,在輔助閻羅天子革除陰間官員喜愛收賄受禮的「陰律」,使陰間官風清廉。
范仲淹最https://www.hetubook.com.com有名的一句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愛國愛民為天下人盡心盡力的胸懷從這句名言中表露無遺。因此,讓范仲淹來當閻羅王,也可以說是切合民意的。在宋人龔明之所寫的《中吳紀聞》中就有關於范仲淹成為閻羅王的記載。
包青天就是包拯,為北宋名臣。他曾做過龍圖閣直學士、開封縣的知府。包青天的剛正不阿、明辨忠奸、執法嚴峻、不畏權貴,都是人們傳為美談、所津津樂道的精采話題。
因此,寇準死後成為閻羅王,是很能夠順應一般人民願望的。所以,在《宋人軼事匯編》中,就記載有寇準應當成為天下之主,也就是成為閻羅王的說法。
從韓擒虎死後做閻羅王的傳說被記入正史來看,可看出那時候的人們是深受閻羅之說影響的。
在民間流傳極廣的《楊家將》故事中,「寇準背靴」是一段相當精采的故事,而其中深得人心的主角人物,就是北宋的和圖書名相——寇準。
在中國民間普遍流傳的閻王有下列四者:韓擒虎、范仲淹、寇準、包青天。
其實,韓擒虎雖然是一名武將,但他的軍隊紀律並不嚴格,所以,要他去做閻羅王,並不是完全合格的。
不過,古代最有名、最令人畏懼的閻王,並不是韓擒虎、寇準或是范仲淹,而是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於是,韓擒虎辭別了陽間的皇上大臣們,以及眾親友家人,到陰間去當大王去了。
韓家的僕人就問他說:
包青天是中國古代人人耳熟能詳的清官,他所判過的案例,也都成為一則則廣為流傳的故事。如《包公案》就是匯集了包公斷案故事的一部長篇小說。
當時,甚至還有一些人在房子旁邊掛著寇準的圖像,上面寫著「今作閻羅王」,由此可見,寇準在當時是多麼受人歡迎。
總之,無論是那一種說法,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閻羅王幾乎都是以剛強、公正的形象出現。這無非反映出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們希望自己在www.hetubook.com.com陽世所受的冤屈能在死後得到伸張,或是希望那些活著時為非作惡、無法無天的人,在死後能夠獲得懲罰及報應。
范仲淹為人正直,勇於諫言,從不畏懼得罪當權的王公貴戚,而且對於提攜後進一向不遺餘力,非常令人敬佩。
後來,過了幾天之後,韓擒虎竟然真的死了,死時才五十五歲。
韓擒虎的家人聽了大怒,正要動手教訓這個人時,韓擒虎卻阻止他們動手,並說:
到了第三天,果然就有一個紫衣人和一個緋衣人,在夜黑風高的時候,來到韓擒虎他們設宴的大殿前,自稱是由天曹地府派來迎接大王的。
如此說來,寇準和范仲淹死後為閻羅王的傳說,似乎就比韓擒虎當閻羅王更合適了。
關於韓擒虎做閻王的傳說,甚至連正史上都有記載呢!根據《隋書.韓擒虎傳》中所言,有一天,韓擒虎家門口突然來了大隊儀節壯盛的官員,就好像是有大王出巡一般。韓擒虎的鄰居看了覺得奇怪,就問他們來此有何指教?其中一個人就https://m.hetubook.com.com回答他說:
「我要見閻羅王。」
還有所謂的「游仙枕」,藉著這個枕頭,可以讓陽世的人去到陰曹地府。因此,民間就流傳著包公「日斷人間,夜斷陰間」的說法,認為包青天在白日裡審理人世間的判案,到了夜晚,就藉著「游仙枕」到陰間去審理冥府的案件。
另外,在著名的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七俠五義》中,包公在審理「狸貓換太子」一案時,就曾有巧設閻羅殿,自己扮成閻羅王,套出郭槐口供的精采情節。
「我們是來迎接大王的!」說完就忽然消失不見了。
早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流傳了包青天當閻羅王的說法,在當時有一句俗話說:「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由此可見,包青天當閻羅王的說法早已深入人心。
「活在世上能做上柱國,死了能做閻羅王,那我也就滿足了!」
北宋時代的另一位著名宰相就是范仲淹。范仲淹曾擔任過龍圖閣直學士,所以被尊稱為「龍圖老子」。同時,也因為他守邊甚嚴,因而有人稱他為「小范老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