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大鬼才一來到廟門前,廟門就自然打開了,待兩鬼走入後,門又自然關了起來。當時月光明亮,所以眼前的景物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黑、白無常是很厲害的鬼,在古人的詩中,就有一句描寫它們的句子說:「一朝若也無常至,劍樹刀山不放伊」,由此可見,黑、白無常是執法甚嚴的。
天子殿中羅列著眾陰間鬼神。一進入天子殿,就會看見蹲伏在殿前的鬼卒牛頭馬面,兩側則豎立著判官夜叉。迎面向前的是瞪著圓圓的眼睛,吐著長長舌頭的黑、白無常。
大家看得目瞪口呆之餘,心中都感到有些可怕,便趕快回家去了。誰知道不到幾天,這個醫生和三個轎夫中的兩個就一命嗚呼了!唯一逃過此劫的,是站在轎子後面沒有看到鬼的那個人。
再往內走,會看到一個挺立著的白面判官,它手上拿著一本寫著「輪迴生死簿」的簿子,面無表情地看著世間來來去去的人們。
可是,有一個人卻始終不為所動,那就是僧伽羅。僧伽羅很明白眼前的這些美女都是惡鬼,所以,當羅剎女王親自到他面前,以極妖豔撩人的姿態媚惑他時,他也仍然不為所動。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由「鬼城」的規模及建築,可讓我們對地獄的模樣有更鮮明的印象。在這個「鬼城」中,最高的權力中樞是位於平都山最高處的天子殿。
你一定聽說過夜叉吧?夜叉不只是陰曹地府的鬼卒,而且也是四海龍王的巡邏兵——巡海夜叉。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見識一下陰間的各類鬼卒吧!
在這五百個商人中,有一個大商人的兒子叫做僧伽羅,他是一個很聰明的青年。這時,他感到不太對勁,所以,就趁夜摸黑到地牢中一探究竟,終於從上批還沒被吃光和*圖*書的商人口中得知實情。
在歷代許多著名的小說中,都有許多關於地獄的詳細描寫。在這些生動的描述下,地獄的形象便栩栩如生的出現在人們眼前。而各地也有許多祭拜鬼神的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川酆都的「鬼城」。
實際上,夜叉並不是中國的名稱,它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捷疾鬼」、「能啖鬼」、「輕捷」、「勇健」。若從音譯上來看,它又被譯成「藥叉」、「閻叉」、「夜乞叉」等。
接下來要談的是常常與夜叉相提並論的另一種惡鬼,那就是羅剎。
後來,羅剎女王又用美色迷住了國王,國王貪受其美色,不聽僧伽羅的勸告,還納羅剎女王為妾。結果,羅剎女王帶了五百個鬼女,進入皇宮中,把國王和宮裡的人全部吃光。
黑無常和白無常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人死的時候被閻王派來勾攝靈魂的鬼卒,所以它又叫做「勾魂息」。
僧伽羅在知道事情真相後,立刻告訴大家,大家聽了都很害怕,便都急著逃跑。那些羅剎女發現商人們逃跑,就全部出城來追趕,追上後就以美色|誘勸,個個都使出渾身解數來迷惑這些商人。商人們經不起誘惑,結果又全跟著羅剎女回去了。
在人們的想像中,黑、白無常是模樣非常可怕的鬼,據說它們身穿素衣、頭戴高帽,有著長長的頭髮,口中吐出長長的舌頭。由於它們長得可怕,又專門勾魂,所以只要見了它們,大概就是死期將至了。因此,人們往往很怕看到它們。
但是,這些羅剎女很快就對眼前的這五百個商人感到煩膩,很想嘗嘗新口味,於是,就打算把他們都打進鐵牢中關起來。
因為這些羅剎女個個長得美豔無比,在美色的誘惑下,這些商和-圖-書人往往就被騙入城中。等到晚宴享樂過後,羅剎女就把商人們關入鐵牢裡,以供日後一一享用。
牛頭與馬面在一般民間的印象中,是閻王身邊待命的小鬼。它們有時會占些小便宜,做出一些不合法的事來;有時似乎又頗通情理,會對一些寧死不屈的剛烈漢子心生憐憫。其實,這又何嘗不是一般世人對官府中那些衙役們的形象投射呢!
在清人李慶辰的《醉茶志怪》中,記述了一些有關無常的故事。其中卷二的《小無常》說到:從前有一個叫做郭海帆的秀才,有一天喝醉了酒,正顛顛倒倒的往家裡走時,忽然在路邊看到一個身高似十幾歲童子,穿著素衣,頭戴高帽,看起來很像廟中鬼模鬼樣泥像的人。
從這段敘述可知,牛頭與馬面是一對老搭擋,往往一起出來追捕逃跑的罪人,將這些罪人再捉回地獄之中。
「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矛。驅入城內,向無間獄。」
大家知道後都很恐懼,就推選僧伽羅為大王,請他為民除害。於是,僧伽羅便率領大隊兵馬去進攻鐵城,當時,那些羅剎女又想用美色來誘惑士兵,僧伽羅就教士兵們唸誦神咒,終於把那些羅剎女消滅了!在搗毀鐵城、鐵牢之後,救出了一大批被囚的商人,並重新修築城池,建立了新國家,就叫做「僧伽羅國」,也就是昔日的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
在人們的心目中,夜叉的形象是十分兇惡的,所以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有人形容那些兇惡厲害的女人為母夜叉。由此可見,夜叉是個不怎麼好的名號,所以,如果你被人家稱為「夜叉」,那就得反省反省了!
另外,在《通俗編》所引的《冥禪記》中也有一段關和*圖*書於牛頭的描述,書上說在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何澹之的人,有一次,他生病了躺在床上,忽然看見床前立著一個長得很壯碩、有著牛頭人身、手上拿著鐵叉的鬼。他將這件事告訴了一個叫做慧義的沙門,這個沙門告訴他說「你所看到的,就是牛頭阿傍啊!」
「你是那家的小孩呀?為什麼這麼晚了還不回家,竟在路上惡作劇,裝鬼嚇人,我一定要去跟你的爸爸說,叫他好好教訓教訓你!」
在黑無常頭上的高帽上寫著:「正在捉你」,白無常的高帽上則寫著:「你也來了。」是不是令你看了心中一驚?
另外,《注維摩經》卷一中說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也。」由此可見,夜叉是身手矯捷,體形壯健的惡鬼。沒想到這類會傷害人的惡鬼竟是佛教的護法神,真是奇怪!
羅剎喜食動物的肉,所以它會吃人。羅剎後來被收入佛教,然而並未因此從善,還是依然惡性重大。佛書上說,羅剎,是一種惡鬼,它會吃人的血肉,有時在空中飛;有時在地上走,速度非常快,身手很敏捷,令人看了會感到害怕。
雖然郭海帆罵得厲害,但那個鬼只是靜靜站立不動,郭海帆繼續往前走去,走了一段距離後,才恍然明白自己真的碰到鬼了!一想到這裡,所有的醉意頓時消失無蹤,不禁嚇得全身顫抖、無法行走,最後,才被夜晚巡更的人送回家中。
在著名的「西遊記」這部小說中,那位牛魔王的妻子鐵扇公主,就是羅剎女。沒想到如此絕色美女竟是個大惡鬼吧?
在道教的東嶽廟中,可以看到牛頭馬面的塑像,它們的樣子很怪異,也很嚇人,看了令人不由得渾身不自在,擔心它們會活過來捉人,那就太恐怖了!
羅剎是一種可m.hetubook.com.com
以變化成多種形象,有時變成狗、鳥、貓等形象出現;有時變成丈夫,兄弟等人的形象出現,是喜歡為非作歹,到處欺凌眾生的惡鬼。
傳說中,牛頭和馬面都是陰間的鬼卒。牛頭又叫阿傍或阿防。根據佛教的典籍所描述,牛頭是一名獄卒,有著牛頭和人手,兩腳是牛蹄,力氣極大,可以舉起大山,輕易的拿起鋼鐵大叉。
傳說從前在錫蘭島上有五百個羅剎女,一起住在同一個大鐵城中。每當有商人路過此地時,它們就變成美女,然後手上捧著香花,並演奏音樂,成羣結隊地出城來引誘這些商人。
傳說中的馬面又叫馬頭羅剎。「羅剎」是惡息的意思,所以馬頭羅剎就是馬頭鬼。馬面和牛頭是時常被相提並論的一對伙伴。在佛教的《楞嚴經》中就曾經提到牛頭與馬面同時出現的情形,書中說:
郭海帆以為是小孩子故意裝鬼嚇人,就大聲的責罵他說:
另外,在同一本書中的《無常二則》中,也有關於無常的描述,其中有一段說,在某個地區的一個醫生,有一天晚上在看完病人之後,坐著轎子回家,本來走得穩穩的轎子,在經過城隍廟時,突然停了下來。
在《玄應音義》卷三中說:「夜叉被譯做『能噉鬼』,是指它會吃人,還會傷害人。」在《法華玄贊》卷二中也說:「夜叉,體形勇健,在空中飛騰,躡地而行,類似諸羅剎。」
坐在轎中的醫生覺得奇怪,就隔著轎子的簾子向外看,只見有兩個高達數丈的大鬼一個穿白衣,一個穿青衣,正踏著大步走到城隍廟前。
有的佛書裡,又稱牛頭為「防邏人」,意思是說牛頭是個四處巡邏、追捕罪人的執法者。
有一次,有一大隊的商人路過鐵城,總共有五百個,他們也全都被誘入城中。這和_圖_書五百個商人進入鐵城後,並沒有立刻被吃掉,而是剛好跟這五百個羅剎女分別結成夫妻,而且都生了一個兒子。
佛教中的羅剎女很多,有所謂的八大羅剎女、十大羅剎女及十二大羅剎女等。另外還有一個五百羅剎女的傳說呢!
其實,羅剎也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另外又譯作「羅叉婆」、「羅剎婆」。它的意思是「暴惡」、「可畏」。羅剎本來是印度神話中的惡魔,為數眾多,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
這些陰曹地府的鬼神實在是鬼氣十足,那種恐怖森冷的氣氛和陰慘慘的形象,令人看了不禁心生畏懼。在如此眾多的鬼神中,牛頭馬面、黑白無常與夜叉小鬼,都是一般人十分熟知的。
夜晚走在路上,竟然和鬼迎面相遇而不知,事後再想起,當然會毛骨悚然囉!說不定你也曾有過這種經驗,只是自己沒有發現罷了!
端坐在天子殿中央的,是穿著帝王服飾的陰間之主——閻羅王,他的形貌看起來很威嚴,令人不由得望而生畏。
不過,你大概不知道,這個素有惡名的夜叉卻是佛教的護法神「天龍八部」中的一部呢!
你大概不知道,羅剎也跟人一樣,有男女之分吧!男的羅剎通常一身黑,有著紅色的頭髮和綠色的眼睛,真是標準的「鬼」樣子!至於女羅剎,也有人稱為羅剎女,可是傾國傾城的大美女呢!
這是斯里蘭卡的由來,也和羅剎女的傳說有關,是不是很有趣呢?
由此可見,如果碰上了黑、白無常是很倒楣的事情,不但會被嚇得半死,而且還很可能因此喪命呢!
由此可見,牛頭是個身材壯碩、力氣很大,而且有著牛頭的鬼卒。至於它的由來,根據《鐵城泥犁經》所記載,牛頭是因為從前在世上時不孝順父母親,結果死後就變成了牛頭人身的鬼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