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士雙眼烱烱地凝視着總統。總統深吸一口氣,變換一個姿勢後又道:「今天還面臨一個更緊急的現實問題,由於製造和發射氫彈的技術已日益擴散,現在已經有二十一個國家擁有這種武器和技術,任何一個國家都可能引發核子浩劫,使人類數十世紀來的文明毀於一旦。我衷心期望永遠沒有這一天,可是萬一這個浩劫終於無法避免,能逃得性命的老百姓只有一處可以躲避致命的輻射塵——那自然是海底。」
當總統問完這個問題,就靠在椅背上等着,給史博士一點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另外四個人很沉默地坐在那裏,眼光都集中在這位海洋學家身上。屋中一片寂靜,幾乎可聽見彼此的呼吸聲。
「這似乎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到海底去,因爲那是地球上唯一尚未有人居住的區域。每個小孩都知道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歐洲有數百萬人移到南北美定居。因此我們相信,如果海底人計劃成功,人們就會知道海底和陸地並沒有什麼兩樣,一樣可以居住和工作。等到有一天由於人口|爆滿而被迫離開陸地,大家知道海床就在那兒,自然願意移居過去。」
史博士又俯身向前,雙眼圓睜,很專心地聽着。總統繼續道:「我們相信『海底人計劃』可以和『阿波羅登月計劃』相比;我們敢說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冒險之一。海底人計劃使我們的内太空總署十年計劃達到最高點,我們要派出一個三人小組,從美國橫跨大西洋海底直達歐洲!」
「第二,大家也都知道,海洋和海底是人類最後尚未接觸的資源所在,它充滿了金屬、石油、天然氣和其他的原料。
史博士也有他不嚴肅的一面,他有時爲了逗樂而提出一些玄妙的想法,希望藉此能提高大家的想像力。每次他的同僚聽到他又在大放厥辭,就嘲弄道:「這位老兄已經超出時代一百年了。」
一陣笑意閃過史博士的臉上,他靠着椅背,頭緩緩轉向兩邊,瞧着在座的每一個人。現在他已知道會議的主題,原來他們在談「原態穩定器」,這是一種核子動力的生化電子裝置,它可將人轉換成海洋生物,自由地在海底活動和生存。當時的發展過程又再度從史博士的腦海中浮起。
史博士向總統道:「眞抱歉,我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點也想不起來。」
「謝謝你,」莫亞堅博士笑道。「別忘了恭喜你自己,由於你直接和間接的貢獻,才使原態穩定器獲得今天的成就。」
「那麼我提醒你一下吧,」總統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份陳舊的小黃册子。「在那個會議裏你曾廣泛地討論到海洋科學,並且指出一項事實。你說月球雖然遠在二十四萬哩外,而海洋只有數哩深,但人類對月球表面所瞭解的程度遠超過海洋。同時你還說海洋學是一門新興的學問,所以應該迎頭趕上其他科學。最後你提出一項令全體與會人士震驚的想法,就是建議科學家設計一種使人能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活動,毫無阻礙地探測到海底的一切。」
總統停住話,掏出手帕擦擦嘴,又繼續道:「我們剛才談到改變研究計劃還有其他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一項事實,那就是居住在這小小地球上的人類正以驚人的速度繁殖。事實上現在世界人口已達五十億,到本世紀末估計可能接近七十億。非常明顯,全世界人類達到飽和的日子已愈來愈近,由於沒有居住的空間,大家只有像螞蟻一樣的在蟻穴中擠來擠去。我們所面臨的困境是這些多出來的人到那兒去住?
「在我繼續這個話題之前,」總統道:「我要先聲明一點,很重要的一點。很不幸全世界的人到現在仍然認爲海洋不過是一些水,裏面有魚而已,海底也只是遙遠神秘的區域,不值得多談。這種態度一定要改變,我們確信海底人計劃不但能喚起人們對海洋的興趣和想像力,更能使大家體認到海洋跟陸地一樣,也是地球的一部份。就像十三世紀馬可孛羅的東遊一樣,喚起整個歐洲對中國和印度的嚮往,我們相信二十世紀的海底長往也能喚醒全世界人類對海洋的好奇心。」
史博士微笑著點點頭,在當時他對這件事也曾多方揣測,已大體上獲知改變的原因。
總統倒了一杯水,喝一口之後又繼續道:「雖然內太空不像外太空那麽多彩多姿,但我確信海底人計劃對人類的貢獻比阿波羅計劃大得多。這有好幾個理由:
「史博士,從這三個理由就足夠使海底人計劃值回票價,何況還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這就hetubook.com.com是爲什麽我在四年前要下令內太空總署太幅度改變研究計劃。」
「我們已有適當的防衛武力可防範敵人從海面上攻擊我們,如果能徒步橫跨大海洋,所得到的知識必能加強這個防衛武力。
這話一點也不錯,史博士對這個裝置的發展貢獻太大了。在過去數年裏他經常來往於加州的史奎布斯海洋研究所、佛羅里達州的佛州海洋科學研究所、紐約州的拉蒙地質觀測所、麻薩諸塞州的伍兹荷爾海洋學研究所,指導在海壓、洋流、温度、含鹽度等方面的研究。他也花了很多時間協助生化學家進行將浮游生物餵食給人類的實驗;另外還充任生理學家的顧問,進行人在海底生活的實驗。
「第三,海洋所包含的動植物遠比陸地多,不用說,這些動植物將成爲人類最大的食物來源。
史博士一向很讚賞條約室的維多利亞式裝潢,深綠色壁紙,白色的壁爐,上面懸着優雅的明鏡。六扇大窗子都有天鵝絨窗帷,它們之間是一個古式的桌子,靠牆還有一張沙發。天花板中間懸掛著一盞巨大的吊燈,燈下是一個橢圓形的會議桌,四周擺了八張座椅。
史博士喘息着,像石雕一般呆坐在那兒,總統的這個想法一向是他所欣羨的,它脫離人類心智的束縛,而使想像力躋於最高的限度。他太興奮了,眞想跳起來手舞足蹈,大喊大叫一番。但他勉強控制住自己,但仍禁不住喃喃自語道:「太妙了!太妙了!」
羅加博士拿下黑邊眼鏡,突然說話了:「史博士,相信你早已知道並不是只有我們在發展這種計劃。據中央情報局最近的消息,還有兩個國家也在全力推展緊急計劃,希望能改造人體,使他們能在海底生活。」
這種裝置不但耗費數億美元,而且幾乎動員了全國的科學家和各研究單位,連軍方也參與這項專案計劃。當內太空總署展開這項十年計劃時,期望能發展出一種核子動力的深海潛水艇,使海洋學者能長時間潛入海中,從事長途的探測。可是在六年之後,現任的總統突然大幅度改變這項計劃,深海潛水艇不再發展,而將經費和人力移至海底人的發展工作上。他們希望使人能夠毫無阻礙地在海底活動,並從事徒步探測。
車子已駛上賓州大道,來到m•hetubook•com•com白宮的入口,警衛查對過之後,車子直駛到白宮的北正門。司閽立刻走過來,把史博士迎進大廳。一位助理接過史博士的大衣和帽子,然後帶領他上樓,進入條約室。
莫亞堅博士那張陰鬱的長臉不禁皺得更緊,他俯身向前,以一種很沉悶的聲音道:「這件事我記很得楚,而且我也認爲那個建議很奇妙。史博士,在那個時候你已在全世界的科學家心中撒下了種子,現在我們不僅認爲你的建議很奇妙,事實上已到了可實行的階段。」
這位海洋學家雖已年過四十,可是看起來要年輕些。他個子並不高,可是頭總是伸得很直,看起來似乎高一些。他的頭髮有一些灰白,雙眼銳利,濃眉方額,他的鷹鈎鼻很顯着,一副充滿精力和衝勁的樣子。他不但智慧過人,而且對探測大自然的神秘也有極強烈的慾望。他在物理和化學方面都很有成就,但在海洋學方面,他更是頂尖人物。由於這門科學很新,而且極具挑戰性,對追求學問永無休止的史博士而言,這才是他最鍾愛的科學。
他再度停住話,面色有些凝重,看樣子已到話題中心點了。「史博士,對於海底人計劃的危險性不用我多說,毫無疑問,它比過去任何探險計劃所面臨的危險都大些。經過慎重考慮之後,由於你對海洋有深刻的認識,而且多次參與海洋方面的研究及探測,內太空總署和我認爲你是領導這次探險的最佳人選。現在我要提出一個問題,希望你能坦白回答。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當然很高興。如果你需要一點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等,可是不能太久。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自然也能瞭解。假定你能通過嚴格的體能測驗,你是否志願領導這次探險?」
在數十年前,內太空總署曾展開一項頗具雄心的長程計劃,從事內太空的廣泛研究與探測,其實他們所謂的內太空是指海洋而言,與外太空正好相對,都是目前人類尚待探測的所在。這個計劃有兩項目標,一個是訓練更多的海洋學家,加強海洋學的基本研究,廣泛地探討海洋物理和化學;另一個目標是提倡人類對海洋的密切認識,當然這個目標的重要性並不下於前者。這個計劃的最後結果是成立一個三人小組,從美國徒步越和*圖*書過大西洋海底到達歐洲。
他一向認爲只要能增加人類的知識或對人類的進步有貢獻,無論距離有多遠、任務有多艱難、旅程有多危險,都不會使他退縮一步。他曾反覆地訓示手下:「我們科學家不僅是在追求知識而已,更必須加上想像力和勇氣,以便好好地利用這些知識。」
「第一,大家也許還記得甘迺迪總統曾說過:『對海洋的瞭解不僅是爲了好奇而已,它可能是人類求生存的關鍵。』
史博士點點頭:「不錯,我不知道這件事。」
這片寂靜很快又被打破,史博士心跳得很厲害,他未多加思索就已作成決定。他以一種很堅決的口吻回答道:「當然,我非常樂於領導這次探險。這個機會實在太寶貴了,我覺得非常榮幸。」
彭漢博士一邊摸着鬍子,一邊輕拍着桌子道:「別擔心,我們一定能成爲第一個派人在海底活動的國家。我很樂於宣佈我們已有這種能力。」
總統淸一下喉嚨道:「史博士,我們知道你一定樂於見到原態穩定器的成功,不過這並不是我們請你參加這個會議的主要目的。我們另有一個目的,遠比這個重要得多。由於原態穩定器已超出我們預期的目標,我決定如你所說的,要向前邁進一大步,我們把這一大步稱爲『海底人計劃』。」
這位內太空總署署長笑得很開心,他拿一份皮革封面的報告解釋道:「史博士,我們有好消息奉告,而且你也應該第一個知道。你也曉得在過去幾年裏我們一直在發展原態穩定器,可是沒有什麼成績,同時你也很清楚我們並未期望在一兩年內會有什麽重大的突破。可是在反覆試驗最新的改進方式後,現在已經有了結果。這裏就是研究報告,你先看看。」
總統沒多作寒暄,立刻進入正題。他俯身向前,雙手交握於桌上,然後說道:「史博士,十年前在倫敦召開的一個國際海洋學會議上,你在演說中曾提出一項驚人的建議,你是不是還記得這件事?」
史博士聽到「我們現在已有這種能力」這句話眞是震驚異常。彭漢博士到底意何所指呢?由於好奇,他手指在桌上輕敲,凝視著張柏林,期待進一步的解釋。
史博士眼睛立刻發亮,輕笑道:「啊,對,對,我現在完全想起來了。不過總統先生,在當時我並不是十分認眞,和-圖-書而且說實在的,那些人對我的建議也不太熱心。」
史博士接過報告,很快地翻閱一下,當他正專心讀着,一陣陣刺|激感如閃電般從身心流過。這眞是一份歷史性文件,因爲其中公佈了二十世紀的一項偉大科學發展。他臉上充滿了驕傲,歡欣地笑道:「了不起!眞了不起!諸位,我先要向大家道賀。」
史博士撫摸着下頜,眼睛瞪着大吊燈,他費力地思索着,希望能憶起這個「驚人的建議」,接着他向總統搖搖頭。十年不是個短時間,尤其是這位著名的科學家經常要提出各種建議。事實上在同僚間,他喜歡提建議是有名的,有的固然很實在,但也有些只是故作驚人之語,甚至有點荒誕。他曾建議到南極洲拖個冰山到洛杉磯海邊,然後將淡水輸送到城市,即可解決加州的水荒了。還有一次他向同僚提出一樁玄想,他認爲人類總有一天對核能的使用可以得心應手,到那時候甚至可以利用核能的力量把太陽系中的星球推離原來的軌道。譬如像金星的大氣層可能有冰蒸氣存在,如果把它推的離太陽遠一些,這些水蒸氣就會冷凝成海洋,屆時金星也許就適合人居了。
經過總統和另外四人熱烈歡迎之後,史博士在桌子一端落座。桌上滿放各種文件和小册子、玻璃杯及水壺。史博士對面是總統,右手邊是國家科學會主任委員莫亞堅博士和國家科學基金會主席羅加博士;左手邊是總統的科學顧問彭漢博士和國家內太空總署署長張伯林。
專車朝着華盛頓前進着,後座的史博士始終覺得有些迷惑。他的帽子歪歪地戴在頭上,雙眉緊鎖,一直想揣測出這次白宮的緊急召見是什麽用意。當車子駛進第十六街時,這位海洋學家回憶起他以往來此地的情景。以前每次來的時候,他都預先知道會議的目的,可是現在只有用猜的了。由於他最近爲好幾個專案計劃工作,也許跟它們有關。突然一個念頭閃過腦際:會不會與「原態穩定器」這個最高機密有關呢?
由於時間已經不多,内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們日以繼夜地研究着,致力於深海維生系統的發展。他們經歷了一連串的失敗,最後被迫承認一件事實,那就是達成這項最大之阻礙不是別的,就在於人本身。由於人體並不夠完美,必須先加以改造才有達成目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