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靜思晨語
第六篇 〈謙虛、柔忍、爭與和〉飽滿的稻穗

縮小自己,要能縮到對方的眼睛裡、耳朵裡;既不傷他,還要能崁在對方的心頭上。
尊重自己
傷害的因子

人,大多數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
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夠忍而無忍,才會覺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一粒細沙就扎到腳,一顆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對事情當然就無法擔當。
世界堪忍
寬與柔待人
受人歡迎的人

看淡自己
真正的聖人https://m.hetubook.com•com

不能低頭的人


能一字「和」則無往不利,無事不成。

眾生有煩惱,是因為我執的關係。以「我」的自私心理為中心,不但使自己痛苦,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跟著痛苦。忘我,才能於修身養性中,造就健康、幸福的人生。
人們往往就是太執著,而有分別心。是你、是我,劃分得清清楚楚,既致對自己所愛的拚命去爭、去求、去嫉妒,因為心胸狹窄,所以處處都是障礙。



飽滿的稻穗
人人若能以「慈忍」施行於家庭和一切眾生,人間便會散發「透徹之www.hetubook•com.com愛」的光芒。

真正有功夫的人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達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
爭,只能「為善競爭」、「與時日競爭」——一旦爭的對象從自我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爭就成為一個很不安的字,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智慧人生

真正的聖人,既強又柔。他的強是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柔能調服眾生,剛能堅強己志。

一般人常言:要爭這一口氣。其實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這口氣嚥下去。

人事皆安
忘我
勇於擔當https://www.hetubook.com.com
沒有真正的贏家

不爭的人,才能看清事實。爭了就亂了,亂了就犯錯,犯錯就容易失敗。要知道,普天之下,並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
愛中有忍
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閒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說苦是因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修行最主要的目標即是無我。若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尊重你、接受你。

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誠意、謙虛的態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

爭一個不安的字
不能低頭的人,是因為一再回顧過https://www.hetubook.com.com去的成就。
要做個受人歡迎和被愛的人,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面容動作、言談舉止合宜得體,都是從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
競爭蘊藏了傷害的因子。只要有競爭,就有前後之分、上下之別、得失之念、取捨之難,世事也就不得安寧了。
一字和

修行者的本分事是忍耐和付出,因為修養原是個人應有的行為。

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執著。
培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培養來的才是真的。


忍而無忍
心胸狹窄,處處障礙

崁在對方的心上
不爭面子hetubook.com.com
人能「和」,則是非不生。出世之事業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和」。
和則是非不生
無我
娑婆世界又譯成堪忍世界,意即要經得起磨練、能忍耐,才有辦法在世間自在地生存。
愛是人間的一分力量,但是只有愛還不夠,必須還要有個「忍」——忍辱、忍讓、忍耐,能忍則能安。
哪個人不苦?




忍耐和付出
常行慈忍
做事,一定要秉持「誠」與「正」的原則;而待人,則要用「寬」與「柔」的態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態,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
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於縮小自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