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的物質本來是為人所用的,而不知足者只因欠缺了智慧,都變成人被物用了。
我們若能將慾望減低,那麼生活上便沒有什麼煩惱值得計較了。
心的慾念好比被太陽照射的沙漠一樣,是那樣乾燥飢渴;而佛法則好似甘露法m.hetubook.com.com
水,時時滋潤著眾生乾渴的心田。
知足的人,即使他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發揮一分功能,為人群奉獻愛心。
人若有不足感,擁有了一份,就還想要更多。愛慾的心始終無法滿足,則一直都在欠缺中。人如果能有自我心理的滿足,就是處於最安穩快樂的環境
https://m•hetubook•com•com中。
學佛的第一步即是要少慾知足,使心靈安住,智慧增長。
不知足的人,常感缺乏,即使再怎麼富有,與貧困的人相差不了多少;而貧苦的人,雖然物質上較缺乏,但如果知足,他的心靈上也會很富有。
無限的愛和*圖*書慾與情慾,就是人生苦惱的根源。要除去這些苦惱唯有用「知足」的方法。
人應該摒除嫌棄自己不如人的心念,用心於如何對待別人、幫助別人,這才是真正少慾知足、快樂的人生。
觀察人,若看他經常穿著樸素,衣冠整齊,並常保身體的潔淨,就可以斷定他的人生應是踏實的。反之,若對方經常變換服裝的款式,並https://www.hetubook•com.com以此炫耀自豪,那我們就能確定此人極為虛榮,其內心的物質慾望永無止境。
有求即多苦,如一味的要求人,只為自己招來無窮苦惱。
病中愉悅自若的笑容是最美麗動人的,病患的笑容猶似烏雲散盡後的熙日陽光,那份燦然,讓家屬親人、醫師、護士都跟著安https://m•hetubook.com.com心寬懷。
知足,生活才會富樂安穩。「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做人應該時時歡喜目前已擁有的一切,勤儉自己,發揮溫暖於社會上。世間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你有物質,你就奉獻物質的力量:你有時間,你就奉獻時間來參與愛的工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就是無量的福慧功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