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露的世界高深莫測,外行人可以在卡潘特拉斯附近的村中咖啡館裡窺視到一點端倪。在那兒,早餐時分熱鬧非凡,但若是有陌生面孔出現在門口,嘈雜的交談聲會立即終止。屋外則有些男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緊張兮兮地吸著鼻子,半晌才把他們小心翼翼捧著的一堆沾滿泥土、長了肉瘤似的東西拿出來過秤。接著是銀錢交割——厚厚一和圖書疊髒兮兮的鈔票,都是一百、二百、五百法郎面值地大鈔。賣方舔濕拇指,再三清點。外人這時最好不要窺探,否則,可能會招致不友好的對待。
我們即便以起價每公斤兩千法郎計算,經過小商販,中間人一路哄抬,等它抵達它的精神歸宿——豪華餐館的廚房之時,身價可能已經翻了一倍。至於在「富香(Fauchon)m.hetubook.com.com
」之類的高級餐飲店,一公斤松露至少得賣到五千法郎。不過,好在那兒的人肯收支票。
這只是初步交易。之後,松露會經過一個漫長的旅程,出現在三星級餐館裡,或是巴黎一些極其昂貴的熟食店裡。可是,縱使在我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從那些指甲縫裡塞滿泥汙的男子手中購買松露——他們的口鼻經常和_圖_書噴出昨天吃的大蒜味,身旁的汽車滿身凹洞、喘息不已,盛裝松露所用的多是舊紙袋或塑膠袋而非豪華手提箱——價格也「絕對不菲」。松露通常論公斤出售。按一九八七年的時價,一公斤松露在鄉村產地至少要賣到兩千法郎,而且只收現金,不收支票。發票或收據當然更不會有了,採菇人才沒興趣參加政府主持的所謂「所得稅」那類坑人和_圖_書的遊戲呢。
為什麼有人肯花這麼大價錢吃這種東西,而且行情有漲無跌呢?原因有二:首先,世上再沒有比新鮮松露的氣息更清香、滋味更鮮美的東西了;其次,法國人雖然費盡心機,至今仍然沒法用人工栽培出這東西來。他們不死心。在沃克呂茲省,常可見到田園中插著養松露用的橡木,旁邊還豎著「閒人匆近」的警告牌。然而,養殖松露這回事和圖書,似乎只有大自然手中才握有不傳之秘方。松露因此更加顯得珍貴難求了。在人類破解大自然的祕密之前,要想不花大筆鈔票便能享受松露之美,似乎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自己去探索它的蹤跡。
想像著花園用餐的妙處時,只有一件事令人稍感遺憾,那就是沃克呂茲省特產的新鮮松露菌。這種其貌不揚但滋味鮮美的蘑菇,價值可比黃金。可惜,它們不久就要下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