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繼續說:「只有偏重於石塊一類事務的人,才是真正有效率的人,他善於審時度勢,能夠抓住問題的關鍵,急所當急,當機立斷並防患於未然。儘管有時也會有燃眉之急,卻能設法降到最低。因此,這類人顯得有遠見、有理想,守紀律,自制力強,生活平衡有規律,而且能成大事。」
「還——可以吧。」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劉備變得謹慎了。
「你通常偏重於處理哪一類事務呢?」諸葛亮問。劉備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A類。」諸葛亮繼續問道:「那麼,B類事務呢?」劉備說:「我也知道B類事務相當重要,可就是沒有時間顧及」
「是。」劉備回答。
| 緊急 | 不緊急 |
---|
重要 | A(碎石型的事務) .危機 .急迫的問題 .有期限壓力的計劃 | B(石塊型的事務) .發掘新機會 .規劃 .改進產能 .建立夥伴關係 .防患於未然 |
不重要 | C(細沙型的事務) .不速之客的接待 .某些信件、文件、電話的處理 .某些會議的出席 .某些必要而不重要的會議、活動 | D(水型的事務) .一些可做可不做的雜事 .一些不必要的應酬 .有趣的活動 |
hetubook.com.com和圖書劉備繼續問道:「會不會因為偏重石塊而耽誤了碎石呢,因為碎石畢竟來得緊急呀!」
「還——沒有。」劉備雖然這樣回答,但心裡其實沒底。
「沒錯!」諸葛亮一邊興奮地說,一邊慢慢地把水往鐵桶裡倒。水罐裡的水倒完了,諸葛亮抬起頭來,微笑著問:「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
「可是,」劉備仍然有些迷惘,「這四種分類究竟對結果有何影響呢?」
和-圖-書,諸葛亮說:「整天忙於處理碎石型事務的人,時刻有壓力感,總在處理危機、收拾殘局,因此顯得心力交瘁。偏重於沙子一類事務的人,通常缺乏自制力、短期行為嚴重,喜歡巧言令色,人際關係浮泛。偏重於水一類事務的人,可謂全無責任感,恐怕連自己如何維生都很困難。」
諸葛亮又問道:「如果換一種裝法呢?」他把石塊一一放進鐵桶裡。當鐵桶裡再也裝不下一塊石頭時,他停下了來,問:「現在鐵桶裡是不是再也裝不下什麼東西了?」
「你知道碎石怎樣來的嗎?它是石塊破碎而成的。」諸葛亮笑道,「偏重於石塊一類事務的人,他的碎石會很少。偏重於碎石一類事務的人,他的碎石會源源不斷。」https://m•hetubook.com•com
「沒錯!」諸葛亮一邊說,一邊把細沙緩緩地倒在鐵桶的表面。他慢慢搖晃鐵桶。大約半分鐘後,鐵桶的表面就看不到細沙了。
諸葛亮說:「這隻鐵桶最大的容量,象徵著在一段時間內,一個人的最大工作量。碎石象徵著既重要又緊急的事務,石塊象徵著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細沙象徵著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務,水象徵著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務。」他一邊說,一邊畫事務分類表給劉備看。
靈感像閃電一樣從劉備的腦海劃過,他驚奇地說:「我明白了,這就是您所說的分類處理、優先解決嗎?」
諸葛亮再一次問道:「現在鐵桶裝滿了嗎?」
諸葛亮問:「是不是像這樣?」他把鐵桶中裝滿碎石,然後,那塊石頭怎麼和-圖-書也裝不下去了。
劉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對。你很聰明。」諸葛亮頓了頓,說:「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如果鐵桶裡早已裝滿了碎石、沙子和水,那麼你就再也沒有機會把石塊裝進鐵桶裡了。可是,如果你首先把石塊裝進去,鐵桶裡還會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空間來裝剩下的東西。因此,有效率的時間管理需要你分清楚什麼是石塊?什麼是碎石、沙子和水?並且總是把石塊放在第一位。」
「真的嗎?」諸葛亮問。隨後,他不緊不慢地抓起一把碎石,放在已裝滿石塊的鐵桶表面,然後慢慢搖晃,然後又抓起一把碎石——不一會兒,這一小桶碎石全裝進了鐵桶裡。「現在鐵桶裡是不是再也裝不下什麼東西了?」諸葛亮又問。
「是這樣。」劉備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