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禹錫 和楊師皋傷小姬英英(劉賓客詩集)
但是好花皆易落,
從來尤物不長生!
美眞是一個幻影嗎?其實就得看你追逐www.hetubook.com.com的是那一種美,如果一味追逐「好花」的美,那麼「風起」就要發愁,「日西」就難眷戀,好花向凋殘奔馳,最易飄零。如果一味追逐「尤物」的美,那麼時間總是青春的殺手,命運喜做紅顏的剋星,尤物受造物的作弄,最難長生。和_圖_書這倒不是什麼迷信,實際上一味追逐生物性的美,必然逃不出盛衰老醜的定律。唐代的崔顥和李益一生追求妻妾的美貌,一發現她臉上有了皺紋,就立刻更換妻妾;白居易也坦率地承認「三嫌老醜換蛾眉」,這樣心狠手辣地刻意要求美的暫駐,結果美還是留不住,反而引和圖書發內心無窮的羞愧與不安。
追逐物理性的美,比生物性的美穩定些,醉心於五色的瑰麗,就去看畫;醉心於五音的悅耳,就去聽琴;醉心於五味的刺|激,就去嘗嘉餚。物理性的美,即使只限於感官享樂的層次,不談藝術陶冶的高格調,至少還不於羞愧不安呀。
誰沒有過美和-圖-書麗的追尋?誰不是那麼容易地被美麗所吸引?然而經過幾番奔馳徒勞以後,你會發現,美,似近而實遠,似眞而實幻,像在眼前卻接觸不到,像是眞切卻把握不住,美總是那樣的短暫匆促,像一個剛來造訪隨卽告別的客人,讓你老感到是易醒的春夢一場。
但如追逐精神德性的美,乃是一個寬闊無限而和*圖*書互不相妨的境界,人人想要尤物,必定發生爭奪與傷害;人人想要嘉餚,必定造成爭執與奢靡,但人人想求德性精神的美,那個美的天地永遠不相排擠,而人人可以獲得滿足的。因爲精神的美,不假外求,一切皆已齊備於我們自身。這種美,看來抽象卻最易掌握;看來迂遠卻能切身地從威儀容止間明白地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