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們一起禱告!」
我做主管的十年中,伊甸的禱告風氣極盛。有位同工的小舅子,也是伊甸教會的會友。年少時誤交損友,染上吸毒習慣。幾次戒毒都意志不堅,屢戒不斷,士椀決定幫助他戒毒。
開始設計光復北路地下室時,有一間面向天井的小房間,安靜、敞亮,是所有辦公室視野最好、空氣最流通的一間。好幾個部門爭著想要,我告訴他們,最好的房間應該獻給神,作為禱告室。此言一出,紛爭立即平息。
禱告!禱告!禱告m.hetubook.com.com!
把上帝擺第一位,是我對自己,也是對同工的要求。同時我也讓同工明白,在行政管理上,固然是我最大,在屬靈教導上,牧師最大。
有人的地方就有問題,基督徒也不例外。同工與同工之間,董事與董事之間,免不了有大大小小的紛爭,爭執得面紅耳赤,相持不下。每每這種時候,我就說:
我們把禱告室當他的戒毒所,用鐵鍊把他拴在鐵櫃上,防他毒癮發作時逃走,為協助他度過難關,士和*圖*書
椀特地搬到禱告室與他同住。會裡同工輪番陪他,為他打氣,陪他一同讀經、禱告,一同唱詩歌,堅固他的信心。整整兩個星期,靠著信仰的力量,眾人的代禱代求,總算讓他脫離毒癮的魔掌。
信主的同工一見機不可失,立刻組成密集的禱告網,牧師也不忘每天給他上一堂聖經課。不知是聖靈感動,還是受不了同工愛的轟炸,不到一個月,他就歸順在上帝的門下。
擔任伊甸總幹事的林錦川,也是在伊甸信主,他的信主過程十分曲折https://m.hetubook.com.com有趣。錦川原是伊甸的義工,有感於伊甸的服務理念,大學畢業就加入伊甸行列。
伊甸一大特色是事事禱告、時時禱告。
我有一個法寶,就是誰吵得最兇、最不講理,或是自認最受委屈,我就抓他開口禱告。只要他(她)一開口說:「主啊……」眼淚往往就不由自主流下來,漫天風雲霎時無影無蹤。再大的委屈,有神來安慰;再頑梗的心,來到上帝面前,也不得不低頭。
有一回,他母親找人為他算命,說他命中有一大劫難,唯hetubook.com.com一化解的方法是一個月不得見天光,弄得母子惶惶不安。問題是,錦川還要上班。後來大家幫他想法子,乾脆晚上住在伊甸,好在伊甸有個專門給工友値夜的小房間,勉強可以擠一擠。
有記者朋友訪問我,要我談談管理伊甸的心得。想我一介小女子,手無縛雞之力,既無專業,又無經驗,要管理一個上百人的機構,唯一的祕訣就是:
伊甸雖是基督教機構,但任用員工沒有信仰的限制,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一視同仁,但傳福音是我們基本的信念。因此,伊甸不但有公和_圖_書禱、私禱,各部門還有查經禱告小組。上班前、下班後,不時看到三五同工聚在一起禱告。會裡發生什麼重要事情,大家禱告的心就更加殷切。
這個法寶,百試百靈。
巫士碗是伊甸第一位按牧的牧師。熱情洋溢、開朗幽默,加上一副好歌喉,走到哪裡,哪裡就歌聲笑聲一片。或許因為姊姊也是小兒麻痹患者,他對殘友體貼入微、任勞任怨,受到所有殘友的愛戴與尊重。士椀也是我的屬靈同伴。作為機構的最高主管,當我心中有難處或是工作遇到瓶頸,通常會找士椀分享,一起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