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衛的佛法

除了輪迴,最近幾年流行「生死學」或「臨終關懷」,也與佛教脫不了關係。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就是因爲看到人的生老病老,受到震驚而覺悟的,也使得他的一切教法都不離「生死學」,都是爲了生死的解脫而設立的。
所以說,在「生死學」、「臨終關懷」,佛法也是最前衛的。
所以,對「護生」與「環保」,佛法也是最前衛的。
最近還流行什麼呢?這幾年台灣飽受國際保育團體的指責,先是娃娃魚、紅龍、熊掌、虎鞭,繼而是黑猩猩、犀牛角、黑面琵鷺,間雜的還有當街殺蛇、嗜吃魚翅燕窩、謀害紅尾伯勞等等,甚至受到培利修正案嚴厲的制裁。
去年,張老師出版社的《前世今生》成爲非文學類暢銷書的榜首,今年接著又出版《生命輪迴》,依舊暢銷不墮。這兩本讀了令人深有啓示的書,其主要的觀點都與佛法的思想冥合,令人納悶的是,像前世、輪迴、因果的觀念,佛教是最早提出來的,也是最完備的,爲什麼「佛經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能那樣暢銷,得到多數人的靑睞?
現代醫療系統鼓勵人求生,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人皆有死也是人生的必然,因此,「求生」與「送死」具有同等的分量,醫院對生者盡其所能,對死者草草了事,早就成爲有識者的心頭之痛,這也是生死學、臨終關懷興盛的原因。
佛法古老,有恒久的價值;佛法前衛,有嶄新的觀點;這是由於很多生命的眞實、眞相,都經過不斷的檢證,成爲眞知、眞理,與時並進,生生不息,我們回頭來看看近年流行的思潮,不正好凸顯了佛法古老與前衛的雙重特質嗎?
臺灣這兩年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流行起「輪迴」的觀念,由於輪迴觀念的盛行,使得出版界的前世探討、催眠術,乃至生死學,都成爲顯學,以目前的趨勢看來,輪迴之學以及其周邊事業,都還會流行一陣子。
我說:「那都要怪釋迦牟尼佛沒有得到耶魯大學的博士學位呀!」
和-圖-書佛法古老,有恆久的價值;佛法前衛,有嶄新的觀點;這是由於很多生命的真實、真相,都經過不斷的檢証,成為真知真理,與時並進,生生不息,我們回頭來看近年流行的思潮,正好凸顯了佛法古老與前衛的雙重特質。
佛法裡把衆生的一切外在權力職位階級剝落,還原到凡是做爲人,都是佛性平等、自性平等,並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權利排除任何一個人天賦的權利,當政客的參政權與小市民相同,做總統的一票與乞丐的一票等大,這才是眞民主,也才是真正的「衆生平等」。
也可以由這個觀點看到,佛教思想是禁得起任何科學的檢證。
再想想「心理學」與「唯識學」的關聯,身心靈療法與身心健康的相對性,禪式訓練與企管訓練的相似性,佛法最前衛的部分值得思考探究的還多得是呢!
前一陣子,台灣舉行省市長和省市議員的選舉,選舉時激|情過度常有一些荒謬情節,例如有人強調中產階級,竟說出不要嚼檳榔、穿拖鞋的人參m.hetubook.com.com與政治;有的人爲了吸引小市民,痛批財團企業;有的人排斥外省人,有的人排斥本省人;這些都是不平等的見解。
所以,談到民主政治、平等的眞意、階級的破除,佛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前衛的。
這雖是一句玩笑話,卻也反映了眞實,《前世今生》和《生命輪迴》的作者是耶魯大學的醫學博士布萊恩.魏斯(Brian L. Weiss),才使他的論點有更大的說服力。但不管用多少新見解和新觀點,最原始的佛法對輪迴有最前衛的識見,那是毫無疑問的。
野生動物的不能受到保護,是顯現出人心的野蠻,而這是與環境保護互爲呼吸的,——一個不能眞實「護生」的社會,是不可能徹底「環保」的。
關於「護生」,以佛法所說的「衆生平等」最徹底、最眞實,世間一切胎卵濕生、蠢動含靈的衆生,在佛性上與人是相同的,因此殺生就是殺佛,其因果非常嚴重,這是爲什麼佛陀把「戒殺生」當爲一切戒律之首的緣故。
和-圖-書不論是生死學中對情慾生命的認識與階段生命的終結眞實,佛法早就有透徹的演繹。不論是臨終關懷中對「求生」與「送死」的慎重,佛法也早就說得非常清晰了。例如念佛以安亡者之靈並慰生者之心;例如新亡八小時內不可移動,以示生命莊嚴,以利往生淨土;又例如強調淨土的觀念,確定的輪迴轉生,可以喚起最終的希望溫暖之心等等。
眞信佛法的人必然護生,則傷害販賣動物的行爲就自然止息。
至於「環境保護」,佛法說到慈悲最高的境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踐地唯恐地痛」,是「視一切衆生如父母子女」,如能有這樣的心,自然能珍惜一切因緣、珍惜生存的環境,也不會由於一己的私利,陷衆生於水火,這種心靈的環保才眞是環境保護的根源。
有人以這個問題問我。
我們如果到印度旅行,就會發現恒河兩岸有許多「待死之屋」,年老或疾病的人在那裡平靜的等待死亡,而不是死在醫院的診療室裡。
在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爲破除階www.hetubook•com•com級而努力不懈,不論是工農階級、中產階級、中小企業主,乃至財團資本家,一律平等;不論本省、外省,乃至外國人和天神也不分高下。這種「人人平等」的心,與民主政治是冥合的,總統只有一票,乞丐也有一票,每一票都同等珍貴(如果卑賤,也同等卑賤),那些強調族群不同、造成對立的政客,如果不是心胸狹窄,就是心腸太壞了!
佛教裡把生命的最後時刻稱爲「臨終」,把死亡之頃稱爲「往生」,其實是點出了生死學最中心的觀點,一個人有好的臨終,才會有好的往生,而由於輪迴觀念的確立,「好生就會好死,好死就能好生」,也可以說,高品質的死亡之道,正是對生命重視的象徵。
人人都認識佛法是最古老的,卻不知道佛法有許多最前衛的觀念,這是非常可惜的。世上有許多哲學思想,在時間中變得落伍、保守、迂腐,那是由於只有古老,沒有前衛。也有許多一時新奇的觀念,由於沒有檢證,沒有恒久的價值,很快就被淘汰了,那是因爲只有前衛,沒有古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