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日常思想實驗引起的問題

「日常」(quotidienne)這個字眼是當代法國哲學家德瓦提出的,用於形容一系列心理體操,目的在於拓展心智,增加心智的靈活度。其中有些練習看來頗為愚蠢,例如撥打隨機選取的電話號碼(藉此感覺自身的渺小),還有用力掐捏自己(藉此感受真實的痛感);不過,有些練習卻也非常發人深省。在此以兩項有關時空本質的實驗為例,第一項實驗是二十分鐘的世界。
坐好之後,看著面前的景觀,不要瞪眼,也不要細細檢視。你的眼睛不需從這片景觀中特別挑出任何東西,也盡量不要停留在任何一點上;應該綜觀全景,以稍微模糊的方式在視野中納入一切事物……在你的眼中,這片景觀應該就像是一整個平面,扁平滑順,沒有凹凸起伏——就像一幅畫。hetubook.com.com
隨著這面包含整片景觀的螢幕逐漸摺疊起來,你將會看到原本隱藏在螢幕後方的景象。
實驗所需的特殊器材:時鐘


www.hetubook.com.com

討論

若是就一般科學家與分析哲學家偏好的思想實驗而言,這種「日常體驗」根本算不上思想實驗;不僅在邏輯推論上沒有那麼引人入勝,也無意假裝自己具備這種特質。這畢竟是法國哲學,而歐陸哲學與英語系和*圖*書(英、美)哲學早就已經分家了;不過,我認為其中還是運用了同樣的技巧。而且,就某方面而言,這種沉思的「證據」絲毫不遜於傳統思想實驗——甚至實體實驗——得到的證據。
德瓦問道,你會看到什麼?

德瓦指出,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所有的事物看起來都一模一樣,但實際上卻有所不同,這樣的世界會因沒有「真實的過往和實際的未來展望」而缺乏深度。隨著二十分鐘的時限逐漸逼近,我們將會「因為一切即將消失而隱隱感到恐慌」。不過,一如www.hetubook.com.com德瓦以譏諷的語氣指出,如果所有的事物在時限期滿後卻沒有消失,恐怕我們也不免會有些失望。

想像世界只存在二十分鐘,也就是說,想像世界在不久之前才突然出現,而且二十分鐘後就會突然消失。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和目前的狀況一模一樣,由變動中幻化而出;這一切事物「就像破滅的肥皂泡泡或熄滅的電燈」,會在十九分鐘後消失無蹤。
德瓦表示,我們在這項實驗裡可以任意想像;然而,從此我們將會發現,「真實的確定性」已不再如此強烈。
另一和_圖_書項日常體驗可能較為細膩(至少我認為如此)。在這項實驗當中,我們必須先找到一片景觀,坐下來沉思,然後才展開實驗:

要達到這種觀看方式,可能需要花上幾分鐘,但是德瓦說,只要情緒適當,也可以很快達成。無論如何,一旦覺得自己確實看著一片平滑的表面,而且能在心中想像:「眼前看到的一切,從天到地,不論動靜,都只是一大片畫布裡的細節。」或者說是一面巨大的螢幕,「像是超大的電影螢幕,播放著明確精細的畫面」。這時候,再想像有人將這面螢幕摺疊起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