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

清宮當年時常賞賜丹臣近侍咬春吃薄餅,雖然豕臘千味,有膾有脯,可是不配葱醬,曾蒙恩賞在內廷吃過薄餅的人,無不視為畏途。現在吃薄餅好像炒合菜帶帽,認為必不可少的餅菜,闖菜固然沒人知道,應當捲點什麼盒子菜,更沒人理會了。同想桑大律師府上吃薄餅派場講究,簡直是前塵如夢,令人不勝今昔之感了。
據桑大律師說:「他祇有兄弟沒有姊妹,接姑奶奶咬春,祇好請些好啖的朋友一同咬春啦。」吃春餅的餅大小厚薄軟硬都要恰到好處,用油多少,烙的老嫩尤為重要。報子街把口有一家蒸鍋舖叫寶元齋,以烙叉子火燒馳名,烙的薄餅,經過桑大https://www.hetubook.com.com律師幾次指點改正,在西半城說起來寶元齋烙的薄餅,可算頭一份兒啦。當年江蘇督軍李秀山(純)退休後住在天津,每年請春酒的春餅,必定派專人到北平訂做。吃薄餅不可或缺的是羊角葱、甜麵醬。臘盡春初,北平的羊角葱還不十分茁壯,桑冬羅曾經仗義給山東章邱一位姓魯的當事人打贏一場漂亮官司,魯家章邱的菜園子在白雲湖邊,土肥水甜,生產的大葱,一根大葱足足四尺來長,八斤多重,葱白一節甜而且脆,可以拿來當水果吃。魯家每年年前總要派專人,選點自家園的大葱跟自己做的甜麵醬和-圖-書送來。所以,給桑府的薄餅增色不少,也可以說北平任何一家的薄餅,也趕不上桑府的醬鮮葱脆。
現在吃薄餅講究來個炒合菜帶帽,把綠豆芽、菠菜、粉絲、肉終韮黃一炒,攤一個雞蛋餅往菜上一蓋就算完事。其實所謂合菜是大有講究的。先把綠豆芽掐頭去尾用香油花椒高醋一烹,另炒單盛,吃個脆勁,名為闖菜。合菜是肉絲𤓋熟加菠菜、粉絲、黃花、木耳合炒,韮黃、肉絲也要單炒,雞蛋炒好單放,這樣才能互不相擾各得其味。至薄餅裏捲的盒子菜花樣可多了,桑家的餅一定有南京特產小肚切絲,另加半肥半瘦的火腿絲。薰肘子絲、醬肘子絲、蔻仁香腸必定用www.hetubook•com.com天福的,爐肉絲、薰雞絲、醬肚絲一定要金魚胡同口外寶華齋的。這一頓咬春的薄餅,有誰家能東跑西顛備辦像他家那樣齊全呢!
北平一年春夏秋多,四季分明,吃東西更是遵循聖訓不時不食,不管吃什麼都講究應時當令。春餅正是應時當令的吃兒,北平大家小戶,都要應應景來咬春。因為吃春餅的花費可大可小,菜式也可多可少,一大盤合菜再來盤攤雞蛋,配上甜醬大葱,三五知己,據案大嚼,也能吃個痛快淋漓。
「咬春」這個名詞,聽起來很典雅,可是又有一點耳生,其實說穿了就是吃春餅,又叫薄餅。春打六九頭,年也過了,節也過完,以北平習俗和-圖-書來講,年輕兒媳婦們忙了一個正月,一進二月門,二月初二,娘家人也該接姑奶奶回娘家享享福了。接姑奶奶的頭一頓飯必定是吃薄餅,名為咬春,師出有名,就不怕婆婆說閑話了。
北平人吃薄餅,講究到蒸鍋舖去烙,一斤麵烙出餅來分八合、十六合兩種。兩頁為一合,烙的時候,中間用小磨香油塗勻,既取其香潤,又便於撕開,東北老鄉叫這種餅為單餅,其實是雙而不單。現在臺灣的北方館都叫它單餅,有些年輕跑堂的,您跟他說薄餅,他真能把撕不開的烤鴨子的餅端上來,楞說是薄餅呢!
每年桑大律師家這頓咬春吃薄餅的盛會,因為桑律師對皮簧興趣極濃,吃完薄餅,總要來點www.hetubook.com.com餘興,所以這一餐總少不了言菊朋昆仲跟玉靜產、王勁聞幾位名伶名票。有一年言菊朋把奚嘯伯、奚叔倜兄弟帶來,別看奚嘯伯沈郎腰瘦,可是食量特佳,捲得鼓鼓膨膨的春餅,他能一口氣連吃八九卷,全桌食量他可算是鰲頭獨佔了。

筆者雖然吃過上方玉食的春餅,可是研究起來還比不上大律師桑多羅家春餅來得細緻講究。桑大律師家住北平西單牌樓白廟胡同,他健飯好啖,所以吃成體重超過一百公斤的大胖子,平日酒菜固然羹炙精美,而吃起咬春的薄餅來,作料的齊全考究,簡直是一般家庭沒法比擬的。
七一、二、一二 華副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