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是一種美德,但如果社會一再出現以「女性的犧牲」來解決「爸爸的困境」或榮耀「弟弟的門楣」,而且加以傳誦,讓它成為一個受讚揚、受模仿的生命形式,那就有點走火入魔了。在我們的社會裡,這種希望女子犧牲自己的肉體和_圖_書和青春,以換取家族利益的「西施情結」遠較西方社會來得濃厚,也許正因為歷史上有這樣的一個「西施」吧。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家喻戶曉的美女,她不僅美貌,而且深明大義,在吳越相爭中犧牲自己的肉體和青
https://m.hetubook.com.com春,迷惑吳王夫差,為越國的復興提供了相當大的助力。雖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越王勾踐自己也忍辱負重,對吳王奴顏婢膝,但整體說來,西施更像是男人桌面上的籌碼,或一着伏棋。在
www.hetubook.com.com傳說裡,深處吳宮,她可以狐媚迷惑夫差;退居江湖,她亦能歡顏對待范蠡,其間似乎不必有什麼心理衝突,因為「犧牲」就是她的意志她的本質、她的美德。
西施成了一個被頌揚的女子。二、三十年來,筆者在我們的社會裡,聽到、看hetubook.com.com到不少類似西施這樣的女子,她們為了家庭,而淪落風塵、強顏歡笑,出賣肉體與青春,去償還父親所欠下的債務,或者幫助弟弟完成學業,讓他出人頭地。令人不忍的是,在這些女子中,有不少是堅忍其志,一無憾悔地如此犧牲自己的,她們認為這是在實踐一種「和-圖-書
光輝的德性」。
兩三年前,轟動一時的「西施」電視連續劇,曾以現代觀點來重新詮釋那個古老的故事,它特別凸顯了西施個人的內心衝突與愛恨交織,而讓觀眾深刻了解到做為「西施」這樣一個女人的「悲劇性」,西施是一個令人感佩的女子,但我還是希望,「西施」是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