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妳是……?
烏托邦家庭

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的夫妻關係與家庭型態,我們不難知道,阻礙大家建立「烏托邦家庭」的乃是傳統性別角色的概念,要打破它,也許還得向同性戀的家庭學習吧?
如果我們站在男女平等的立場,在心裡摹想一個理想的家庭型態時,則除了夫https://m.hetubook.com.com妻是因為愛與瞭解而結合外,似乎兩個人都應該各有賴以謀生及滿足其生長需求的工作,共有一些相同的人生觀、理想與興趣,彼此分享權力與責任,在家事方面,或每人輪流做一段時間,https://www.hetubook.com•com或彼此分工合作,一個人煮飯,另一個人則去打掃房間。
這聽起來好似「烏托邦」一樣,我們幾乎很難看到這種家庭的存在。但如果我們放寬「家庭」的定義,馬上就會發現,這種「理想的家庭模式」普遍存在於同性和_圖_書戀者所組成的「家庭」裡。不管是男同性戀者和男同性戀者的同居,還是女同性戀和女同性戀者的結合都比一男一女的異性戀結合,更具有上面所說的「平等與互惠」關係。
為什麼同性戀者較易建立平等而互惠的「家庭」?理由很簡單,因為「男主外,女主內和圖書」、「男尊女卑」等傳統的性別角色根本不適用於他(她)們,他們打破了「丈夫」(男人)應該如何如何,「妻子」(女人)又應該如何如何的僵化觀念。事實上,此一平等互惠的關係亦見於未婚男女「同性共居」的生活型態裡,兩三個未婚女子合租一棟公寓的情形固然不hetubook.com.com用說,即使是兩三個未婚男子合租一棟公寓,大家很自然地會基於平等的觀念分派工作,掃地的掃地,清理廁所的清理廁所,倒垃圾的倒垃圾,因為他們身邊沒有「女人」可供差遣。但當這些男人結婚後,就很少再掃地、清理廁所或倒垃圾。他們不是「不會做」,而是覺得「不必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