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改革與内鬥
鮑爾太太和郝柏村太太

第二、美國的選舉雖也相當激烈,但大體上是一種「競爭」,政客們還保持若干分寸;台灣的選舉則是赤|裸裸的「鬥爭」,要抹黑,要打擊,要鬥臭鬥倒。
「郝大將軍」不顧太太的強烈反對,要做他認爲「無愧」的事。門簾一掀要出台,國民黨固然拳腳齊下,民進黨更是刀槍並舉,連番「夜審」。當然也有人同情與支持郝柏村,但是大家都知道當前的「政治正確」是什麼,而且「白色恐怖」還是有的,不多事是自保的最好方法。只有李敖在「眞相新聞網」上「仗義執言」,他問指責郝柏村「賣台」的人,郝柏村賣了什麼台?賣台對郝柏村有什麼好處?他認爲民進黨的對手應該是國民黨,找郝柏村是弄錯了對象。今天,大概也只有李敖敢說這種話。如他所自信的,他是「一人能敵百萬軍」的強者;國和圖書民黨和民進黨碰到他就「遇強則弱」了。
第一、鮑爾如代表共和黨出馬,只要面對一個民主黨;郝柏村則有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夾殺。
其實無需等到參選,已可證明艾瑪的觀測。鮑爾在爲剛出版的自傳四處宣傳簽名時,所到之處人潮洶湧,已經受到嫉妬。一旦參選,這種熱潮勢必有增無減,其他候選人因競爭而投來的攻訐、揭發甚至抹黑必接踵而至,他們多年編織的隱私和自衛的網就會完全瓦解。事實上,由於新聞界的追蹤報導,已迫使鮑爾的發言人承認艾瑪近年來一直在服藥消減「精神躁鬱症」。值得注意的是,鮑爾在槍林彈雨的沙場上,艾瑪並未「精神躁鬱」,但先生在華府,居高位,周旋於達官政要之間,太太卻不堪負荷了,誰說苛政才猛於虎?政治本身就猛於虎也!
和_圖_書李敖一個人救不了郝柏村。立委選舉不過是總統選舉的「熱身賽」罷了,戰火已經如此熾烈,一旦「大選」正式上場,那就是你死我活的事了。
「郝大將軍」的這一仗,是百戰榮歸,還是「馬革裹屍」,實在吉凶難料。郝太太的「婦人之見」是否準確?那是他們家的事,鮑爾太太推掉了可能的「第一夫人」後是否「如釋重負」?那更是美國人的事,我們都不管;可是今天的選舉卻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不免要問:台灣辦了這麼多的選舉,是否使我們的政治更清明了呢?這回由人民直接選舉總統,是否能使國家更民主、安全、有秩序,前途更好呢?
鮑爾起先頗受各方看好,很多人覺得他可能成爲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出版自傳投石問路,立即成爲全國性暢銷書。不過新聞界預測,m.hetubook•com.com他是否出馬,太太艾瑪的態度是關鍵。而鮑爾也明確表示:絕對尊重妻子的看法。
一、艾瑪相信,身爲訓練有素的軍人,鮑爾在戰場上有自保之道,但是作爲總統候選人卻無法防範政客的砲火。
美利堅合衆國和中華民國各有一位退職四星將軍、前任參謀總長,有志參與國家最高公職的選舉。在華府的是鮑爾,在台北的是郝柏村。但二人至少有兩點不同:鮑爾原打算競選總統,郝柏村則競選副總統;鮑爾聽太太的話放棄競選,郝柏村沒聽太太的話要競選到底。
二、鮑爾夫婦生平經常在向白人主掌的世界證明自己的能力。軍事體系至少提供某種結構、秩序和可以預見的發展;政治卻無章法、一片混亂。
鮑爾和郝柏村除了一個想選總統、一個參選副總統不一樣之外,兩人在處境上也大和圖書不相同:
美國在越南犧牲五萬八千一百九十六人。鮑爾太太對丈夫開赴前線十分鎮定,但是對他打算競選總統卻寢饋難安。鮑爾的朋友透露他們的心情:
鮑爾太太和郝柏村太太應可同病相憐。當年「八二三砲戰」郝柏村師長的駐地小金門彈下如雨,在台北的郝太太當時的心理如何,外界並不知道,但可以揣摩。蔣經國總統逝世,李登輝總統繼位,郝柏村總長率三軍總司令,依照傳統的政治儀式,向新總統「宣誓效忠」。在政局震盪時刻扮演安定的力量,「功在黨國」,若不涉足政治的是非,自可永保俸祿。可是總統跟他「肝膽相照」,送他進行政院。但是總統府每天放出的消息,都是對他的不信任。在立法院,國民黨的「立委同志」和民進黨人一起逼他下台。當他孤軍陷入綠衫陣中,四顧茫然,悲憤地振臂高呼「m.hetubook.com.com中華民國萬歲!」坐在家中的郝太太,從電視機中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中的感受恐怕是「誰解其中味」吧!這回七十八歲的丈夫又縱身躍進更險惡的政治漩渦中,她要肝膽俱裂,才是常人常情。
——原載於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日《聯合報》
一九六八年七月,鮑爾少校第二次前往越南服役的前夕,交給太太一封信,裡面是預寫的遺囑,交代一些若他捐軀戰場的後事,包括希望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新聞週刊》報導說:「艾瑪.鮑爾像平時一樣冷靜優雅的收下信封。她從不追問丈夫在戰場遭遇的危險,也不提當時她所在的伯明罕白人用炸彈攻擊黑人社區的風潮。鮑爾說,艾瑪對自己面臨的危險絕口不提,因爲『她希望用愛支持我,不想用她擔心的問題來嚇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