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爭最險惡的陷阱,是政客們挑起的族羣情緒。各黨各派的政治人物都說自己重視族羣融合,但多數言行不一。郝柏村宣布參選,國民黨領導人立即冷嘲熱諷,認爲那是「部分羣體爲維護既得利益的抗爭」,這是很失身分的話。民進黨容不下費希平和林正杰;「阿扁」以降低族羣對立爲策略當選台北市長,現在卻賣力「夜審郝柏村」了。新黨強調「台獨對抗反台獨」,難道沒有任何暗示性的涵義?把族羣意識作爲廉價競選工具者,也許能贏,但是「戰後」就會發現,他們面對的不僅是分裂的黨,分裂的社會,還有人格分裂的自己。
那和_圖_書一聲「擺隊送天霸」,大氣磅礴,眞叫人動容。古人比武,有其遊戲規則,不可用暗器傷入,就像美國西部決鬥不可在背後開槍一樣。黃三泰發鏢傷了竇爾墩,是一件不體面的事。黃天霸赤手空拳,依禮拜山,竇爾墩以禮待客,此時若一刀把對方砍了,雖可報仇雪恨,可是那算什麼江湖道義?「擺隊送天霸」不是能做出來的,那要度量,要膽識,要大丈夫的豪情。如果「連環套」想塑造英雄,有人會愛黃天霸,可能有人更愛竇爾墩。
擁林郝的人說,好人都走了,只剩下馬屁精還留在黨裡。這話當然說得過分,不https://m.hetubook.com.com過黨內會逐漸形成一言堂,恐怕是關心國民黨的人共同的疑慮。當年趙少康等人「蹺家」,外界曾對執政黨有所「建言」,但得到的回應是「要走就趕快走」!其後乃有新黨,新黨最大的效應是首都市「淪陷」。殷鑑不遠,時過不到一年。研究歷史的人相信,歷史本身是不重演的,只有愚人才重演歷史。
林洋港、郝柏村兩位副主席在國民黨內的處境與待遇,以及他們對「主流派」種種作爲的看法與想法,外界大致都是理解的。台灣政治上的議題,其實並不多,每次選舉都拿來回鍋再炒,一般人早已耳熟能詳和-圖-書,甚至因過度刺|激已感官疲勞。在理念上支持或接近林郝的,無須再加申述爭取;反之,多說似亦無用。「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林郝二氏發言似宜節制,讓大衆在刀槍並舉的選舉殺伐聲中,看到一點「平和」,找到一點「溫情」。
台灣的這次選舉,大家本來有點懶洋洋的,像房地產行市一樣,蕭索低迷。等到郝柏村往林洋港身邊一站,立即爲選舉注入活力,整個社會似乎精神爲之一振;鼓掌的、喝倒采的,都有了著力點。大將軍一亮相,功力架式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整齣戲的高潮當然還在後頭——林郝怎麼走出他們獻身數和圖書十年的國民黨,黨中央又會怎麼處置他們。看這齣戲,不知道爲什麼,老是想起平劇的「連環套」。
——原載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聯合報》
飛鏢黃三泰和竇爾墩比武,以暗器傷了對方。三十年後,竇爾墩以盜御馬誘敵現身,此時三泰已故,其子天霸雄姿英發,隻身入「連環套」拜山,與竇爾墩爲當年之事大起爭論,眼看就要撕破臉,但竇爾墩不以人多勢衆欺人,相約明日山下比武,一個聲言:「我若不勝於你,情願替父認罪。」一個承諾:「我若不勝於你,情願獻出御馬,到官受審。」hetubook.com.com黃天霸就此告辭,竇爾墩說:「我接你上山,送你出寨……。」吩咐嘍囉們:「擺隊送天霸!」
國民黨中央對林郝的出走,起初按兵不動,有人說是器量,有人說是策略。稍後對選情有了衝擊,立即就惡言相向了。施明德說,把一個黨分裂爲四,是國民黨領導人的失敗。這個事實無法抹煞,執政黨不可因施明德是「對手」而因人廢言。目前要做的,是彌補外界的觀瞻,減低内部的傷害;不要再刺|激對方,使彼此走上絕路。
新約聖經有云:「一個人,得了整個世界,卻丟了自己的靈魂,於己何益?」不信教的人可以相信眞理;是教徒者更有責任篤行踐履經書裡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