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鎌倉論」,也是我所樂見的。
鎌倉這個小鎮,不就像是一個沐浴在聚光燈下的豔麗明星嗎?許多人對她傾慕的同時,也渴望多了解她一點。不是嗎?
偶然有次機會翻閱草思社出版的《東京下町職人生活》一書,便深深的為之著迷。北正史先生的文章與澤田重隆先生的畫融為一體,看書的同時,便宛如置身在那個小鎮裡一般。
在別人的提醒下,我終於明白,鎌倉的確是個很不錯的小鎮。它有好些別處沒有的優點,住了一段時間之後,我也漸漸開始喜歡鎌倉了。
其次是,我不希望它只是一本鎌倉的禮讚。
雖說有些地方一如當初所料無法寫盡,但我自負自己寫的鎌倉還是相當不同於以往才對。
還有,像「山崎窪谷考察會」等致力於環境保護的團體也有數個。
這讓我懷念起從前去中根岸拜訪友人時的情景。
澤田先生的作品極為精緻,而且充滿了情感。
我想每個人都深深愛著自己居住的這片土地吧。雖然鎌倉並不是全世界最好的居住地,hetubook.com.com
但是市民意識高張,同時因為人口和面積的關係,大家都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希望這個小鎮的魅力永遠都不會失去。
雖然我寫下了現今的鎌倉,但這個小鎮的未來會走向何方呢?這段時間,我透過鎌倉市的環境審議會和國寶館協議會,而有機會接觸到這小鎮所面臨的問題。諸如:保存古老的文化財產、將現在較鄰町更具優勢的環境維持下去,都是相當難解的課題。
有些地方想要寫得再深入一點,最後還是迴避了。
我與澤田重隆先生只在剛開始討論過一次,決定彼此不要太干涉對方的內容。我猜想澤田先生對鎌倉,一定懷抱著他自己的思維,所以我請他不要受限於我的文章,以他自己獨特的印象去描繪鎌倉。
儘管如此,在過程中我們還是保持聯絡。我的原稿一寫好就會送到澤田先生的手上,而澤田先生的畫稿複本,也陸續的送到我這邊來。
當別人對我說,我住了一個好地方之後,我才開始重新觀察周邊的世界;並且仔細的審https://m•hetubook•com.com視它。
就像在外來的友人面前說:「嘿,說起鎌倉,我就把我所知道的,一五一十的告訴你吧。」
舉個例子,人到了學校總會認識一些朋友吧。那是一種偶然的結識,而不是自己的選擇。之後,在學校中經過冷靜的觀察,才會與志同道合的人成為朋友。
當年,我移居鎌倉時,有人知道我是鎌倉人,大多會說:「你住了個好地方呢。」剛開始我都以為他們只是一種恭維。
我不想把鎌倉當作一個作品來寫,而想從一個市民的角度,寫下平時所接觸、所見所聞的、真實生活中的鎌倉。用一句流行過的說法形容就是「沒有任何人寫過的鎌倉」,我這麼思忖著。
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文學家描寫鎌倉的種種。除了川端康成、立原正秋之外,還可以舉出好幾個名氣響亮的人物。
那麼該寫到什麼地步,這個願望才能實現呢?
對我來說,鎌倉並不是一見鍾情的愛人。因為若是情人,一定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不論什麼看起來都是美的。
所以和*圖*書,後來草思社編輯部問我,是否願意和澤田重隆先生合作寫一本鎌倉時,我便很高興的答應了。
在此,我由衷的感謝給我機會寫這本書的草思社,以及每當我怠惰時,總是很有技巧的鼓勵我的編輯部橋口砂子小姐。
我就像是那個明星身旁的助理,訴說這位明星平常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以及從早到晚,從春到冬,水銀燈外的尋常裝扮和素顏的她。
此外,像「瞿麥會」則是由熱愛文字的女性所組成的團體,每年聚會一次,一起憑弔與鎌倉關係深刻的已逝女流作家。這個會由前鎌倉醫師會會長金田郁雄夫人貴久子女士,和「門」咖啡店的老闆娘島森操女士主持,多年來已介紹過中里恒子、相馬黑光、伊藤野枝、岡本加乃子、田村俊子、真杉靜枝等作家。每年都會邀請講師舉辦演講,年年吸引爆滿聽眾。今年預定是吉屋信子女士。
那些畫確實是畫得精細完美,連細微的地方都照顧到了,好幾次我都是被那些畫觸動靈感而寫下文章。相信讀者一定也會大飽眼福。
鎌倉有幾個與町公所無關的www.hetubook.com.com民間團體。這些團體都相當的活躍,在本書中所接觸到的「鎌倉同人會」即是其中之一。
這些團體因為我有時會去幫點忙,所以大略知道,但相信還有很多團體是我所不知道的。
——我想抱著這樣的心情來寫鎌倉。
一九九六年九月吉日
安西篤子
但是,那其中的鎌倉畢竟都只是文學作品中的背景。
鎌倉的觀光導遊書,包含我參與製作的,坊間已經出版太多了。如今我更加不想再寫類似的書了。
有一天,一位朋友趁著旅遊和工作之便來探訪我。於是就在隨意路過的小町通「門」咖啡店裡,我對朋友訴說起我所看到的鎌倉。那不過是從我短淺的見識中產生的感想和意見,但或許是出自一個在地居民的口中吧,我的朋友竟聽得津津有味。此刻,我才有了新發現。
雖說是一五一十的寫,卻不能觸及有相互牴觸的人際關係。比方想介紹好的店家,也不應該提出了A店就不寫B店。
首先,我不想寫觀光導遊書。
我父和圖書母確實是因為很喜愛鎌倉,所以才在這裡定居,但我卻不是。由於過程有點繁複我就不再贅述。只是因為諸多事情全雜在一塊兒,無可奈何只好搬來,住下來之後,又發現去東京和橫濱比想像中更不方便,令我束手無策。
在寫鎌倉之時,我特別在意兩件事。
鎌倉是日本屈指可數的古都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名勝,但對我來說,它只不過像是漢堡、上海、東京、神戶、橫濱等,我住過的許多地方之一。
當我提筆要開始描述鎌倉的時候,我生平第一次把握住了這個位置。
久保田萬太郎定居鎌倉時曾寫道:「不去東京也可以的日子,如同鷦鷯。」我十分能體會他的心境。
在這段期間,我看到了鎌倉真實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