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工作完畢,我會喝點小酒,然後帶著微醺上床。眼光不經意朝天花板一看,一隻長約二十公分的蜈蚣,正在上面爬。醉意全醒了,趕緊抄起蒼蠅拍與之大戰。
蜻蜓偶然也會來,不過與從前相比,數量已經減少許多了。可能現在的環境已經變得不太適合蜻蜓生活了吧。
蜈蚣還曾經躲在我的拖鞋裡。還好發現得早,千鈞一髮之際並未被螫到。據有經驗的人說,若是被螫到,腳會腫得連鞋子都穿不進去。後來,每到春天至秋天這段期間,我一定先抖一抖拖鞋才敢穿。
夏天蟬聲最是常常聽聞。
而蟬會在地底下和-圖-書度過長達數年的幼蟲期,所以此間氣候條件的不同,也會影響某年羽化成蟬的數量多少。
對於虎頭蜂也要小心為妙。有幾年,牠們在我家玄關屋簷下或二樓走廊下,築了一個大蜂窩。我忘了什麼時候的事了。因鎌倉大佛而聞名的長谷高德院,院内住持的年輕夫人佐藤美智子女士曾經告訴我,蜜蜂具有預知的能力,若是當年颱風多,牠們便會事先在低處築巢,特別像是迴廊下方最是常見。若是牠們在大佛樣的鼻下等高處築巢的話,那一年颱風就極少,真是奇妙至極。
虎頭蜂的體型較大,若https://www.hetubook•com•com
是被螫到,也有可能喪命,所以若是在玄關等出入頻繁的場所見到牠們築的巢,必須儘早移除。
梅雨季不下雨,異常乾涸的年份,蚊子便會出奇的少。據說這是因為積水少,抑制了孑孓的繁殖。生態受到自然現象的影響,也算是鎌倉的特色吧。
偶爾,這邊的樹鶯唱完後,遠方的同伴也會相應和,彼此隔著長遠的距離,在兩座山間交互的鳴唱。
家人當中好像就屬我特別投蜈蚣所好。在家裡發現蜈蚣大聲尖叫的,大抵上都是我。
最不想遇到的是蜈蚣。但卻經常遇到牠。我和-圖-書
家蓋在山腳邊,裡側靠山濕氣重,我猜想可能是這個原因吧,不過跟朋友談起來,發現有蜈蚣煩惱的人似乎還不少。
油蟬的鳴聲令人又熱又悶,但它聽來彷彿正在讚頌著盛夏的暑熱。法師蟬和我一樣都是晝寢一族,到了下午才開始,以洪亮的聲勢叫出「苦—西茲咕茲咕」,然後再重複數遍。我數過,最高重複高達十遍才停。
有時深夜裡獨自醒來,聽著牠有如敲鐘般的鳴聲,越聽越是悅耳。牠從來不現蹤影,只傳來似有似無的幽微叫聲,宛如集天地間的寂寥於一身,毫無倦意的敲著鐘。
早上讓烏鴉叫起床並不稀奇,運和*圖*書氣好的時候,早晨會被樹鶯的叫聲喚醒。聽到婉囀的叫聲幽幽然醒來,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時刻。把樹鶯當鬧鐘,豈不風雅?
這樹鶯是從八幡宮後面的大臣山,沿著山稜線飛下來的。剛開始還發不出「houhokekyo」的囀音,只會嘰嘰喳喳的叫。但隨著時日漸久,叫聲也越見輕妙。雖然每隻鶯的叫聲大致相同,但聽久了之後,可以分辨出每隻樹鶯的習性,好不有趣。當牠們放聲一回一回的鳴唱時,彷彿牠們自己也陶醉在自己的歌聲中。
大約在這裡住了近十年之後吧,秋天最常聽到青松蟲的高亢鳴聲,牠是秋蟲之一,據說是和_圖_書中國傳來的外來種,又或許因為從樹上發出鳴聲,聲量總是壓過其他的昆蟲。
不過,我家院子還是有很多可愛的昆蟲前來造訪。鎌倉據說可見到麝香鳳蝶和黑鳳蝶的蹤跡,而我家院子裡偶爾也會看到大型的黑蝶出現。寂悄的白天裡,看著牠們輕盈悠閒的飛舞在花間的姿態,不只是「美」可以形容,還讓人感受到一種「魔性」,看得人不由得屏息無言。
我最喜歡的是蜩蟬。過了日正當中的日暮時分,牠那「卡納卡納」的叫聲,不禁平添一抹哀愁,像是在說,原來秋天已經到來了。
在市街上與知心好友碰頭的時候,都會提起今年的蟬是多還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