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孔子的幽默
狡兔三窟

《舊唐書.李晟傳》:「國家倘有變故,瓊願備左右,狡兔三窟,盍早圖之?」
——九十四年十二月五日


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曰:「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www.hetubook.com.com
杜甫〈雕賦〉:「至如千年孽狐,三窟狡兔,恃古塚之荊棘,飽荒城之霜露,迴惑我往來,超越我場圃。」
由此看來www.hetubook.com.com,狡兔三窟仍然不夠,還須準備因時因地制宜的臨時藏身洞!
狡兔三窟,爲傳統社會習見的成語,本義指狡猾的兔子往往有三個洞穴,藏身的地方多,便於逃避災禍。譬喻處世必須未雨綢繆,預作避難的周全準備。此典出自《戰國策.齊策・馮諼客孟嘗君》:
戰國時四大公子之一的齊國孟嘗君田文,善養士。齊湣王https://www•hetubook.com.com時爲相,封於薛。新王即位,罷官回封地,受民眾歡迎,才領悟到其門客馮諼先前爲他所作的安排。原來一年前馮諼爲孟嘗君收債,到薛地假傳孟嘗君的命令,將應收的債賜給百姓,燒毀合約,一筆勾消。回到云:「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爲君市義也。」
《聊齋志異.邵九娘》:「汝狡兔三窟,m•hetubook•com.com何歸爲?」
馮諼爲孟嘗君未雨綢繆者三事,除了收債於薛之外,後又有復謀相位、請立宗廟,總計營造三窟。自此以後,狡兔三窟之成語,流傳兩千餘年,在典籍中往往可見:
狡兔三窟,或作狡兔三穴、狡狐三穴。後人用此成語,往往略帶負面的貶義。其實原典的爲君市義,理屬正面褒義。即使是狡猾的兔子,營窟必背丘相連,便於逃生,也是出於自衛求生的本hetubook.com.com能。最近讀到大陸最受矚目長篇小說——姜戎《狼圖騰》,書中人物在蒙古草原,老遠看到一隻狼,正撅著屁股尾巴刨土。騎快馬一鞭子衝過去,狼馬上翻坡逃走。狼刨土的地方是個小洞,隱藏在草叢下面,很難發現:「這是個兔洞,但不是兔子的窩,只是牠的臨時藏身洞。草原野兔除了狡兔三窟四窟之外,還在牠的活動範圍內挖了許多臨時藏身洞。一遇敵情,馬上就鑽進最近的一個臨時洞。」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