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懷沈謙教授
何忍不告而別

——原載二〇〇六年一月二十五日《中央日報》副刊
生平愛書成癖,求知欲強,讀書專注投入,一周讀完二十一部小說,八個月點讀完四史;讓我見識到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絕對不是神話。性情豪邁,做任何事都顯得大氣磅礡。購書更是毫不吝嗇,不但自己家裡到處是書,研究室更是堆得無插足之處。有一次無意中看到你書架上的《修辭通鑒》,正是我找了許久的資料,眞是喜出望外,你立刻抽出,題上「慧眼觀書,無所遁逃」送了給我。遇到好書,一定多買了送人。三十年前,海峽兩岸尚未解凍,有一天你看到大陸出版的豐子愷漫畫冊,如獲至寶的也買了一本給我;前不久到大陸開會,發現了浙江博物館珍藏的《豐子愷遺墨》,居然hetubook.com.com有書店出售印刷精美的線裝本,一口氣全數買下,回來送了一部給我說:「知道你一定喜歡。」通情體貼分外動人。
(本文作者何淑貞女士,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

回想三十年前,我們家在台北,遠到高雄任教,南北高速公路尚未開闢,七、八個鐘頭的車程,博學多聞的你一路上妙語如珠,尤其是對充滿智慧的名人雋語,都津津樂道的邀我分享你的美感經驗,而且把他們的哲思,落實到你的人生實踐;譬如泰戈爾說:「把鳥翼繫上了黃金,那麼這鳥便永遠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於是一生就不曾在意那些身外之物,生命得到舒展而生機暢旺,任何場合,只要有你在,都充滿喜樂。
(全書完)和-圖-書
在南北往來的車上,我們談天說地,交換讀書、教學心得,共同探索社會、憧憬人生。我們同是民國四十六年來到台灣,國家在最艱難的歲月培育了我們,甫入社會適逢經濟起飛,學以致用,工作志趣充分契合,對教育充滿理想,都認爲社會富裕之後,人文素養的提昇是當務之急,而我們應是責無旁貸。
何淑貞
玄奘校園遠離塵囂,寧靜雅潔,學生入學成績雖遠不如公立學校,但大都稟性純良,你眼中根本沒有不成材、不可教的學生,在你有教無類的指點薰陶下,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慕名考來中文所的研究生,在校時品學兼優,畢業到社會服務就是玄奘的活廣告;在和*圖*書職碩士專班來自不同的科系,在他們的專業領域早已卓有成就,慕名不畏路遠而來玄奘中文所進修,接受中國文化的薰陶,看到剛開學時上課有如鴨子聽雷,到在報章雜誌發表高水準的文章的學生,你就喜不自勝。對學生除課堂上的悉心教導外,課後無論是學術研究、生活、求職乃至借書,都不會吝嗇你的時間精力,無微不至的予以幫助,充分展現你的仁厚胸懷。在你無私的感染下,同學間不但有情有義、肝膽相照,而且情懷優美,上下一心,風氣淳厚,學校有如世外桃源,這就是同學們不辭遠道負笈玄奘、我們清晨摸黑趕校車來校任教而毫無怨言的主要原因。
這幾天從海內外各地寄來沉痛的追思與哀悼之情,你廣結的善緣,精采的一生,定必長存永在,嘉惠後人。
就在當天消息已傳遍海內外,m.hetubook.com.com各地求證的電話不絕,都希望只是個誤傳,沒想到竟然是老天爺的惡作劇。驟然間家庭失去有力的庇護,學生失去良師,同輩失去益友,學藝教育文化界失去一位英才,相信你自己也不願意。
二〇〇六年元月二日凌晨一時,在睡夢中學生來電說:「沈老師忽然停止呼吸,在台大急診室急救中!」怎麼可能?昨天才見面,席間英姿勃勃,談笑風生,與推廣部曾主任商討課程計劃,對同學的鼓勵、承諾,言猶在耳,怎會不管了呢?不像講信守的你的作風。
外子陪我趕到醫院,一眼看到文心扶著媽媽哭倒地上,醫生在旁喃喃說著:「我們已盡力了、我們已盡力了。」心一下子墜落谷底。秋月(沈夫人)無助的央著我們求醫生繼續施救,她不斷的說:「會有奇蹟的!會有奇蹟的!」直到凌晨四時多,學生們開始爲和圖書你祝唸,始終沒人願意相信這個事實。
你一生都在照顧別人,服務人群,好像無敵鐵金剛而不知耗損,別人好像也忘了你也是血肉之軀,一味倚賴仰仗好像不知珍惜,以致造成今天無可挽回的遺憾。我好自責每星期見面數次,竟然沒發現你的不適,心肌梗塞不會毫無預警的啊!你不慣自憐訴苦,我們又太大意,人人都以爲你會長命百歲,包括你自己。你的不告而別,學生至今仍然惶惶終日,悲痛不已。
由於學識廣博,才思敏捷,幽默風趣,讓你出入學院文壇,遊刃有餘,又在空大主講教學節目,影響更爲深遠。八十九年你選擇到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任教,企劃中文系所在新竹這個科學城成爲人文薈萃的中心。於是邀我北上任教,積極籌辦博士班,讓中文所成爲健全的系所,同學可以一以貫之完成學業,服務社會。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