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漫談貝多芬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內田光子和庫特.桑德林,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在這裡鋼琴加進來。
小澤:「對!對!用臉用手的動,表示呼吸要採取長氣,或短氣。光是這樣就有相當大的差別。」
小澤:「這個嘛,是的。不是用計算的,而是某種程度靠指揮過許多場數之後,憑經驗就能知道呼吸的方法。然而,竟然也有不少指揮者無論如何都辦不到。這種人,永遠學不好,一直都很差勁。」
第二樂章結束。
村上:「這麼說來確實是這樣。停頓的方式,音的自在配置方式,彷彿有點像顧爾德。」
小澤:「她這個人,耳朵眞的好極了。音樂性的耳朵。」
那鋼琴結束,管弦樂加進來。
小澤(深深佩服)「啊,真了不起。光子小姐,太美了。這是幾年左右錄音的?」

村上:「到這裡我們來聽一聽內田女士的演奏。hetubook.com•com第三號協奏曲。我特別喜歡這第二樂章的演奏。因為不太有時間,所以雖然不照規則來,但請從第二樂章聽聽看。」
小澤:「嗯。」
村上:「嗯。」
小澤:「音樂廳也很棒。」

村上:「不過任何時候聽,都完全不會過時喔。有氣質,又靈動。」
小澤(立刻說)「聲音真漂亮。說起來,她耳朵真的很好喔。」
小澤:「可以更巧妙。」
村上:「這個地方,聽幾次都很棒。無論彈得多慢,張力都完全不斷。」
小澤:「現在的三音前的地方,聲音不合喔。光子小姐一定很生氣吧(笑)。」
村上:「是嗎?」
一邊慢慢掌握好頓挫,一邊繼續鋼琴的獨奏。

一時之間,鋼琴和管弦樂繼續纏綿。
村上:「不過越聽您說,越感覺到和圖書要指揮管弦樂團真不簡單。還是一個人寫小說要輕鬆多了(笑)。」
村上:「一九九四年。」

小澤:「當然有。而且演奏者最愛能做到這點的指揮家。這樣演奏者也比較容易配合。像這第二樂章,指揮者成為大家的代表,要怎樣進入,是呼啊地進入,還是哈地進入,或更暧昧地、帶著想法『(嗯)……』地進入,必須清楚決定才行。而且把這意思傳達給大家。雖然最後的做法有點危險。不過讓大家確實察覺有危險,然後才一舉同時進入……也有這種進入法。」

小澤:「進入方式很難。這真的是,呼吸法喔,很不簡單。弦樂器和木管樂器和指揮,全體都要採取相同的呼吸方式才行。這可不簡單喏。剛才也是,沒能順利進入,也是在那一帶。」

村上:「要這樣抽出音樂來,好像非常費力喔。鋼琴這邊和管弦樂這邊都一樣。和*圖*書尤其是管弦樂的進入方式,旁邊看著都覺得好辛苦。」
村上:「這裡的加入方式,好像很難的樣子喔。」
小澤:「這裡,必須更巧妙地進來。」
響起安靜、優雅的鋼琴獨奏聲。
小澤:「是啊。因為最後整合的人是我,大家都會看這邊。例如剛才那地方,鋼琴來到『Te-……』,有空檔,管弦樂快速進來。這裡『Te-.Yata-』和『Te-……Yata-』就大不相同。或像這樣,有人沒有接續界線,直接變成『Tee-Yantee-』, 加上表情地進入。因此像剛才那樣,如果以英語來說就像『sneak in』(悄悄進入)的方式,有時會失敗。要管弦樂的呼吸完全合爲一體是極難的作業。由於樂器的不同,各自所在的位置也分散,聽到鋼琴聲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呼吸往往容易錯開。為了避免這種失敗,指揮棒最好採取像和_圖_書『Tee-Yante』這樣表情豐富的進入方式。」



村上:「以臉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顯示時間長短。」
村上:「比方有空白,要從那裡一下進入時,演奏者全都會看指揮者嗎?」
小澤:「這第二樂章,說起來本身就是特別的曲子。在許多貝多芬曲中我覺得好像再也沒有別的這樣的東西了。」
村上:「排演的時候就算說好了『這裡要在這樣的時機進入』,正式演出時,也會出現不同的趨勢,可能有這種情況吧。」

小澤:「嗯,確實像。」

小澤(好像深深感動般)「不過日本也出現了真的非常傑出的鋼琴家啊。」



小澤:「很乾脆。」

鋼琴極端精緻的獨奏終於結束,這時管弦樂忽然進來。絕妙的音樂。兩個人同時讚嘆。www.hetubook.com.com
彷佛在空間畫出水墨畫般,優美的鋼琴獨奏不停地繼續下去。端正,而勇氣十足的音快速串連。每個音都一一在思考。
小澤:「這裡。不是咻地頓一下嗎?這,正好和顧爾德剛才頓一下同樣的地方喔。」

小澤:「當然有。那樣一來,當然管弦樂的進入方式也會忽然改變。」
小澤:「十六年左右以前哪。」
村上:「也有光憑眼神對看就互相了解的情況嗎?」
村上:「她的指觸非常清晰。強音和弱音,兩邊都聽得很清楚。彈得非常徹底,沒有暧昧的地方。」
終於管弦樂像躡著腳步般,輕輕加進來。
村上:「指揮者要採取什麼動作,是在每個當下啪一下立即判斷的嗎?」

村上:「樂團是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