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會行為
適當的社會行為學習計畫

鼓勵參加合作性的遊戲
年齡小的孩子常把老師當成獲得知識和幫助的唯一來源,老師必須教導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除了老師之外,還有其他同學和求助的管道。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可能很清楚在學校要遵守規矩,因此努力的像別的同學一樣。這樣的自我要求會帶來壓力,有時在學校累積了一整天的壓力後,就很容易在家中引爆怒氣。於是他們在學校和在家裡判若兩人,發生這種狀況不見得是他們的父母不會教孩子。所以在放學回家前,如果老師能幫助紓解壓力,回家後的情況會改善許多。父母親也可以在孩子下課回到家時,先幫助他們紓解一下在學校所累積的壓力。
請朋友來家裡做客
參加活動或社團





本書提到許多在學校使用的技巧,並不包括在一般學校課程內,學校應有特殊教育的老師或小組教學,提供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有關社會行為的協助和教導。所需要www.hetubook•com•com時數的多寡因人而異,但基本上要教導患童認識亞斯伯格症是甚麼,以及因應的方法。至於助理教師可以做些甚麼,本書後續第八章有更詳盡的討論。如果學校的資源不夠,也可以考慮由年紀較大(資深)的患童,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幫忙學弟妹。

下課時間操場要有人督導
當一個孩子不了解教室的規矩時,就可能做出干擾同學的行為。當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犯錯時,記得提醒他,先看看同學們在做甚麼,例如端正地坐好、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或者排隊等。教他觀察同學們在做些甚麼,比較一下,想想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
這個孩子也需要學習在不想和別人玩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有時候,他們其實只是單純的想要獨處,卻表現出侵略性,讓人以為他們又要操控或搶東西。教他們在此時說一些適當的話,然後鼓勵別的孩子尊重他們。

首先,父母親可以觀察孩子與同年齡孩子玩遊戲和互動的行為。如果患童是男生,在學校和-圖-書最常玩的是玩具車和打球,那就陪他們玩接球、丢球和玩具車。這樣做不只是在幫助他增加遊戲的技巧,也讓他學習在遊戲過程中可以說些甚麼話,或是如何和別人一起玩。有時即使是最基本的規則,也需要向患童仔細解釋。例如,不管對方的人怎麼說,只把球傳給自己的隊友。然而,可能還是有人受不了和亞斯伯格症患童玩遊戲,因此身為他們的父母要有耐心當孩子最好的朋友,以同年齡孩子的身分及方式,陪患童一起玩。其實這是一個重拾純真的好機會,你可以陪孩子一起到遊樂園冒險、一起搭火車軌道、用泥巴做派、下棋……要記得,你有耐心地陪伴孩子,可以鼓勵他們學習得更好。

老師能做些甚麼?

尋找助理教師幫忙
保持彈性、合作和分享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工夫,才搞得清楚怎麼和大家互動。因此,先從幾個較懂得教別人如何和他們玩的孩子開始,男生女生都可以,一旦有了目標後,就多給他m.hetubook.com•com們互動的機會。這些同學甚至可以在這個孩子被人欺負或嘲笑時,扮演保護者的角色。老師不在教室的時候,這些同學也可以提醒這個孩子甚麼時候該做或該說些甚麼,或是邀請他加入活動和遊戲。有些孩子幫助別人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鼓勵發展友誼
對大部分學生而言,下課到操場自由活動是每天最棒的時間。然而,這樣一個較沒有結構、吵雜、與人互動又需要社交技巧的時段,對亞斯伯格症的孩子而言,可一點都不好玩。這是他們最脆弱的時刻。如果有人在場督導,需要先認知到這個孩子的困難,幫助他們參與別人,或是尊重他們獨處的需要。上學或放學的路上,常常也是他們很需要幫助的時候。
這個孩子可能需要學習說:「我可以一起玩嗎?」「接下來你想玩甚麼?」「你可以幫我忙嗎?」「我現在想自己一個人玩。」等句子,否則,他們很可能會直接說:「你都不照我說的做,我不跟你玩了。」因而讓別人不喜歡和他們做朋友。
下一步就是觀察患童與他人互動的情況,請將他們特別需要學習的部分記下來。hetubook.com•com以下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需要學習的部分:
不想和別人互動的時候
教他們該如何做

邀請一位朋友和這個孩子認識,無論是否一起出去玩,最好都有大人陪同,以隨時補足孩子在社交技巧上的不足,讓本次的邀約經驗美好,並促成下一次別人的邀請。
除了學校之外,加入如童軍團等社團活動,也可以提供社會互動的機會。參與這些活動的優點是有大人督導,而且組織井然。父母親必須向負責督導的成人解釋亞斯伯格症患者問題的本質,以及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年幼的學童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和亞斯伯格症這種行為很不一樣的同學相處,這時老師必須當一個很好的示範。老師對這個孩子的包容、互動方式和鼓勵,會被班上的同學模仿。當同學表現出幫忙和支持的行為時,應該給予認同和鼓勵。
說明各種求助的方法
許多教室活動都可以設計成小組參與的形式。剛開始時需要教導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如何輪流,和別人一起公平的參與。如果是和*圖*書競賽式的活動,這個孩子可能總是要搶第一,目的不見得是要贏,只是因為搞不清遊戲的規則,想堅持一種順序而已。

示範相處之道
如何開始、繼續和結束遊戲

當這個孩子與人互動時,可能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犯錯,諸如不了解別人會有甚麼感覺、不知該做些甚麼,或者不知道還有其他的選擇。通常,他們是沒有惡意的。記得向這個孩子說明他應該怎麼做,然後叫他想想看別人會有甚麼感覺。

父母親能做些甚麼?

在團隊活動中,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喜歡完全掌控,不接受別人的意見。家長必須讓患童了解: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並不代表是「錯」的;分享和合作,可以讓事情進行得更順利。
注意兩面個性
在教室,老師也可以讓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學習適當的社會行為。以下是一些有用的策略:



讓其他孩子的表現成為參考範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