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認知
想像力

患者的內在世界可以是豐富而具有想像力的,是逃離現實世界的避風港,也是學術追求的起步。藍姆每天花數小時畫他的冒險漫畫英雄「超極小子」,這個小子推廣火箭、戰鬥魔鬼。有一位女性患者每天為電視節目《星艦迷航記》寫劇本,雖然她寫的東西從未送去給節目製作人,但對她適應真實世界、逃離現實確有助益。亞斯伯格醫生首先注意到患者的異想世界,後續的研究者陸續證實了這一點(Ghaziuddin, Leininger and Tsai 1995; Tantam 1991)。但是父母親和老師要注意,患者會分不清真實世界和書中或者電視電https://www.hetubook.com.com影的虛構情節是不同的。有時把故事劇情當真,嚇壞了自己,或者花太多的時間在自己的異想世界中。如果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父母要注意患童是否有憂鬱的傾向,需要時應多鼓勵他們參與社會互動,或尋求專業的治療。
我的異想世界叫作「理司坦」,那是一個平靜與和諧的世界,沒有一絲邪惡。那個世界在遙遠宇宙的某處,繞著太陽運轉。從小每當這個世界不美好、變得難以理解時,我就會退縮到我的異想世界去,那兒有壯觀的山丘和滔滔的奧林匹亞河。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因為和同年齡的孩子不一樣,因此被嘲笑,甚至挨打。我不會保護自己,沒辦法舉起我的拳頭打回去。對別的孩子而言,上學是一件好玩的事,對我而言卻很痛苦。然而,我找到了一個真正的朋友以諾,他隨時都願意為我捲起袖子,只可惜他已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國去了,那裡比較適合他。m.hetubook.com.com
年紀大一點的患者,因為不能了解外在的世界,也無法被人了解,於是開始自己想像一個世界。或許這就是某些孩子對恐龍如此著迷的原因。理察如此描述他的異想世界(Bosh 1970):
我對科學的熱愛,不只是一個普通孩子喜歡數字和算數而已,還有其他原因。從歷史和地理課當中,我學到有個地方叫法蘭克福和萊茵河。在地圖上順著萊茵河,經過山谷和海岸,跨越大海,我發現南北極,那裡沒有甚麼人住。這讓我非常訝異,全心全意地注意地球的兩極。從那時候開始,我的腦中縈繞著永無休止的冬天,嚮往著一片沒有人煙的大地。九歲時,我又從書上讀到深不見底的海洋和億萬年前的生物型態。我開始問自己,在地球之外,還有甚麼生物?我在爸爸學校的星座地圖上找到了答案,以及一些有關天文學的書籍,連我的父母親都質疑一個十歲的孩子是否適合讀那些書。我對天文物理特別有興趣,還有何時可以看到哪些星座也是我想知道的。我從《神秘的宇宙》(The Mysterious Universe)這本書學到許多,除了太空之旅還有原子的結構、雲河系和星雲。很快地,我又從天文物理的領域跳到了物理學。(p.41-3)和圖書和_圖_書
異想世界是避難所,也是享受樂趣之處
小孩子都會玩扮家家酒的遊戲,假裝自己是某個人,假裝在某個場景,用玩具當道具,模仿其穿著打扮,開派對或是玩官兵捉強盜。亞斯伯格症的患者在玩這類扮演遊戲時表現得很不尋常,通常總是獨自進行。例如,一個小患童在操場的一角獨自玩做麵包的遊戲,拔了草用石頭磨碎,從採收hetubook.com.com穀子、磨成麵粉到烤成麵包,一切一貫作業。別的孩子看到了要求加入,通常都會被怒斥。就算有的孩子得以被允許加入,也是只能被呼來喚去,而患童就像是獨裁的導演一樣,要求完全的掌控,包括所有對白和動作。這樣的獨角戲可能極有創意,也可能完全抄襲自別處。例如劇情是《仙履奇緣》,但講話的口氣和內容,完全是課堂上老師講故事的語氣。同樣的劇碼可能日復一日,不斷地重複上演。若是與別人一起玩,患童的角色常常是「物」而不是「人」,有時候患童不斷地左右搖晃,因為他的角色是「雨刷」,那是他的興趣。還有一個患童當茶壺,另一個小女生當塞住不通的馬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