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泛泛之交的威力
一、倡議的組織
(二)華人世界著重在人情連結——為朋友兩肋插刀,我挺你
那麼所謂引爆社會流行趨勢的關鍵人物、關鍵點在那裡?在這分眾的社會裡(包括不同地域、興趣、職業、宗教……等社群),透過少數關鍵的連結者(喜歡交各種朋友,對許多事有興趣,也樂於分享訊息……等),可以跨越不同的社群,將議題散播出去。
如何維持組織的永續,以及讓志工不斷且長期持續地投入?還有所想達成的社會改革,如何在分眾的社會中引起關注?
二、倡議的影響
喔,對了,一滴水要如何永不和圖書乾涸?答案是滴入大海中。
但是相反地,議題若要引起社會普遍關切,屬於弱連結的泛泛之交反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些年有許多社會學的研究,以及所謂混沌理論的數學分析,都一再呈現我們這個似乎非常複雜的社會(六十多億的人口,眾多的國家、民族,以及數不盡的各種社群),其實背後依著某些數學模式在運作,也因此有所謂「六度連結」想跟全世界任何一個人搭上線,最多只要透過六個人的轉介就可以;因此,這是個六十億人口的「小小世界」。
相對於組織裡的義工而言,這樣的連結者也許只是hetubook.com•com
偶爾來參加一次活動的民眾,或是核心義工的泛泛之交;因此,如何與這些屬於組織的弱連結保持連繫,是議題倡導的關鍵。
六、如何跨界影響社會
(三)引爆趨勢的關鍵點
(二)以制度設計及活動,提倡鼓勵全家一起參與(家庭接待、多元化的領域,讓所有年齡層參與)
(二)讓一次接觸的機會,變成跨界的弱連結
(一)會員→義工→幹部(鼓勵夥伴成為連結者、訊息的轉運點)
四、塑造組織的人情氣氛
因此,我採和_圖_書取一種較長期的角度來看議題倡導,因此必須從兩方面來著眼:
(一)倡議的組織——如何維持組織的永續與成員的參與?
這兩個議題倡導的要素,以人情連結的強與弱來分析,剛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在組織維繫與志工的向心力而言,在華人世界裡,人情連結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性因素,可是卻被很多NGO給忽略了!荒野在這方面有非常多的經驗與策略,從制度設計到活動的提倡,不但讓志工們彼此形成像家人般的情感,還鼓勵與塑造機會讓全家老少一起參與。
就如同,一滴水要如何永不乾涸?
人情連結的強與弱,在議題倡導扮演的不同角色
二、人情連結與社會參與
議題倡導可以分為短期、個案式的一些「事件」或者長期性的,在價值觀或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的倡議。荒野保護協會的努力,就包括了這兩方面。
(一)從同志到家人(先做好朋友再做事)
(一)西方個人主義及宗教信仰的影響
(一)六度連結小小世界裡的關鍵者
(二)只有團隊成敗,沒有個人成敗(慶功宴與檢討會)
(一)以組織文化補制度及管理之不足
一、議題倡導的兩個要素www•hetubook.com.com
三、以強的人際連結維繫倡議組織
想了一下,擬了一個相當長的題目:「人情連結的強與弱,在議題倡導扮演的不同角色」。
前些日子應邀到某個研討會發表論文,主辦單位希望我就議題倡導這個領域,來報告一些心得。
五、以弱連結觸及分眾的社會現況
如何維持組織的永續,以及讓志工不斷且長期持續地投入?還有所想達成的社會改革,如何在分眾的社會中引起關注?
(二)倡議的影響——如何在分眾的社會中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