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是臺灣天然湖泊最多的縣市,從平地到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山地,分布了六十多個湖泊,包括了各種類型式與生態樣貌。這些年來,邱老師在社區大學開了許多種類的課程,包括了「蘭陽湖泊之美」、「湖泊濕地工作坊」、「水生植物管理」……等,從簡單到專業,從欣賞到實作,從生態調查到社區營造,從一天的活動到長期的訓練課程,從大人到孩子……他都有適合的內容,讓所有的民眾都可以踏出行動的第一步。二〇〇五年,他更以「水生植物尋奇與社區關懷班」,榮獲全國社區大學優良課程。
調查結束下山後,他得知南投縣的神木村不見了;但是歷經相同的颱風,松蘿湖卻完全沒事。於是,他開始思索生態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同時也開始了他參與荒野保護協會守護環境的行動。
這幾年荒野保護協會在濕地保育上著力甚深,也成立了水生植物庇護站,邱老師就www.hetubook.com•com擔任了荒野在宜蘭的噶瑪蘭站長。他很擔心,現在臺北宜蘭之間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五年、十年後,宜蘭會不會跟桃園、中壢一樣,喪失了自然環境的獨特性?因此,讓宜蘭當地的特有物種能在原始的棲息地生長,便成了邱老師的心願。我看著這幾年由於他的努力,簡直整個北臺灣有關濕地、有關水生植物保育,都有他的汗水在其中。
可惜的是,臺灣目前尚無明確的法律來保障濕地與水生植物,往往任由過度開發與不必要的公共建設破壞了這些地方。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們,只能像救火員一樣,一小區、一小區地搶救。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邱老師能夠抱著病痛之軀到處為水生植物請命?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與意志力在支撐著他?
邱老師這麼回答:「水生植物,就像我的孩子般!」或許,這就是答案吧!
「只要將水生植物種下https://m.hetubook.com.com,昆蟲就出現了,兩棲爬蟲類也會回來了,甚至,野生動物也跟著有棲息存活的空間。水生植物不只可供觀賞美化環境,濕地對於淨化水質、調節氣溫,甚至對整個生態系的完整與穩定,都是非常重要的。」抱著病痛之軀到處為水生植物請命的邱老師,就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
木雕師父的嶄新人生
邱錦和
一九九六年賀伯颱風來襲,他去救援被困在宜蘭松蘿湖的生態調查隊,結果發現全隊安然無恙;在研究人員邀請與拜託下,他留下來幫忙做調查,在樣區一棵樹、一棵草的辨識與記錄,也在松蘿湖待了整整四十八天,開啟了他嶄新的人生。和*圖*書和圖書
從邱錦和老師略顯單薄瘦小的體型,很難聯想到他是一位高山嚮導;更令人訝異的,是他五年前因為肝癌手術,割掉十公分大的腫瘤之後,到現在還是繼續在爬高山、做生態調查。從他維護管理的宜蘭濕地網站上的濕地工作日誌中,我們也看到,這幾年裡,他每一天都在為搶救與保護水生植物而奔波,毫無間斷。
水生植物,就像我的孩子
噶瑪蘭水生植物庇護站
邱m.hetubook.com•com老師除了對民眾「有教無類」之外,對於人工濕地的推動,也不遺餘力。不管是學校、私人別墅或農舍、社區或祠堂,還是餐廳、咖啡簡餐店……只要他們需要水生植物,願意提供地方經營水生植物池,並願意將這些場地對外開放讓一般民眾觀賞,他就義不容辭地幫忙。他說:「只要將水生植物種下,昆蟲就出現了,兩棲爬蟲類也會回來了,甚至,野生動物也跟著有棲息存活的空間。水生植物不只可供觀賞美化環境,濕地對於淨化水質、調節氣溫,甚至對整個生態系的完整與穩定,都是非常重要的。」
邱老師原來是個木雕藝術家,作品大都外銷日本,可是後來公司搬到大陸,他沒跟去,提早退休,轉而擔任高山嚮導。而後來宜蘭的白米社區在構思社區總體營造時,邱老師透過社區大學在當地開了木屐雕刻班,協助居民將原本二百元的木屐,提升為二千元可供觀賞與典藏的作品,讓社區產業更具特色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