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中白與子玉,風塵僕僕地奔波在崇山峻嶺與高樓大廈間,一下子與純樸的少數民族喝酒、喝歌、跳舞,一下子又周旋在企業與高官中,想幫無聲的土地爭取點奧援;比起他們之前在銀幕及聚光燈前的光鮮亮麗,現在他們的眼中反而呈現難能的澄淨與安心,正如同他們的工作室名稱——「和諧與自然」。我看到中白與子玉正進入和諧與自然的新生命,雖然忙,但是心中的篤定讓他們過得非常快樂。
童中白、周子玉
若說「我是從小看你播新聞長大的」是有點誇張,因為中白與我同年,但是在那只有三家無線電視的時代裡,哪個電視台的當家主播不是家喻戶曉?何況她一九八八年製作主持的《今夜》節目,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個談話性(政論)節目。隔年,她到美國加州讀大眾傳播研究所,研究有線電視傳播,在一九九一年學成回台後,正好是臺灣有線電視系統風起雲湧的時刻。她的先生周子玉除了經營傳播公司,也創辦了時報鷹隊,迎上臺灣職棒的興盛期。和*圖*書
「留住候鳥,留住人才,保護生態,也保護村落,一個小小的自然科學館,會是這個候鳥客棧的起點嗎?」
想不到中白居然這麼回答:「我多少也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搬到上海去的!」原來令人感慨的是,中白身為媒體人,卻覺得臺灣的媒體視聽大環境已經不適合孩子成長;因為即便家長個人可以投注心力陪伴孩子,但是孩子難免會受到周遭的社會氛圍所影響,以此觀點,以個人的努力與選擇,反而有可能在大陸找到能夠讓孩子安心成長的環境。
中白強調,他們並不只是拍部紀錄片而已,而hetubook.com.com是藉由影片的拍攝過程,能讓當地民眾與政府有真誠對話的機會,並且讓更多協助的力量進來,「希望能夠產生一些實質的改變」。她說,以往在臺灣擔任主播時,雖然每天非常忙碌,追著一個又一個新聞,新的問題不斷呈現出來,不斷消費著新的事件……但是情況往往沒有改善,問題還是問題,她實在是受不了這種無意義的消耗,希望除了將事實讓大家看到之外,自己也能夠對這件事協助產生不一樣的改變。
做完這個紀錄片,中白與子玉目前正在紀錄四川雲南邊境的瀘沽湖,希望當地的少數民族摩梭女兒國,能在生態環境完整的基礎上,保持他們的文化。hetubook•com•com
其實對於臺灣媒體因為高度的商業化競爭,而變得充斥暴力血腥,或為了聳動的獨家新聞來爭取收視率,扭曲了新聞價值……這或許是中白離開臺灣媒體的主要原因吧!至於會搬到上海,我想除了隨著先生的家族之外,中白也想告別過往,重新創業;而且選擇的地點,其實不是中國的上海,而是世界的上海!因為這些年,上海是世界最矚目的焦點,也將會是引領世界邁向未來的城市之一。這一年,中白正好是四十歲,也正如我周遭許多朋友,在四十歲出走,開始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這兩年,他們籌組了「和諧與自然」影像工作室,紀錄默默為自然生態努力的人。剛完成剪接初稿的,是臺灣九二一震災之後帶著孩子移民雲南麗江古城的謝元賢,外號阿丹。他在這世界最著名的旅遊勝地開了一家店,隨著古城擁擠的觀光客,他的店人來人往,簡直成了旅遊資訊中心!後來他又往上m•hetubook.com.com游搬,定居在二千公尺高拉市海的天然濕地旁,這濕地的水源來自於玉龍雪山的融化雪水,每年有上百種五至八萬隻候鳥在這些棲息。可是隨著麗江的觀光人潮與供水需求,逐漸也影響到這裡的自然生態。阿丹想籌款幫這裡的小學蓋一間自然科學館,除了可以讓外來的遊客認識這裡的生態環境,也希望能培養當地原住民兒童瞭解東巴文化,並發掘他們的藝術天份。
看著童中白與周子玉賢伉儷才剛剛剪接完成的紀錄片,一方面感動於另一位也來自臺灣的謝之賢保護麗江古城上游拉市海濕地的努力,同時也很好奇臺灣著名主播童中白,這些年的心路歷程。
中白與子玉這六年多,在上海花最多時間的是和-圖-書當志工。而且更令人訝異的,居然是投入在環境保護領域——尤其是永續發展相關論壇的舉辦——因為這六年多,剛好我在臺灣也擔任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委員,深深感受到全世界各個國家、甚至人類的文明,已面臨到是不是還能持續下去的臨界點了!
可是在二〇〇二年,他們卻帶著二個尚在就讀小學的孩子,舉家移民到上海。我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大人為了工作要到大陸去我還可以理解,但是孩子的教育呢?」
清澈湛藍的高山湖泊上,一群群候鳥姿態閒適的降落,在優美的配樂中,童中白的聲音慢慢響起:
中白強調,他們並不只是拍部紀錄片而已,而是藉由影片的拍攝過程,能讓當地民眾與政府有真誠對話的機會,並且讓更多協助的力量進來,「希望能夠產生一些實質的改變」。她說,以往在臺灣擔任主播時,雖然每天非常忙碌,追著一個又一個新聞,新的問題不斷呈現出來,不斷消費著新的事件……但是情況往往沒有改善,問題還是問題,她實在是受不了這種無意義的消耗,希望除了將事實讓大家看到之外,自己也能夠對這件事協助產生不一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