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母須苦尋答案,答案自會出現
無可奈何的事,一樣無可奈何

面對這種情形,我們只能心想:「這也無可奈何。」
那正是我們接受考驗的時刻,考驗我們是否抱持著覺悟面對人生。
人生的道路,會因選擇不同而改變。如果家弟做了其他選擇,或許病情會好轉也說不定。但「如果——或許」這樣的想法,在現實世界是行不通的。不管做了何種選擇,重要的是不會對自己的選擇感到迷惘。家弟工作認真、愛運動,還有相愛的另一半,雖然最後是這樣的結果,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我想,這就是我們日本人的覺悟。
儘管如此,無可奈何的事,一樣無可奈何。
二〇一三年九月中旬,我唯一的弟弟離開人世,享年五十六歲。
「無可奈何」這句話,並非在放棄的情況下使用。
家弟生前是老師,從十幾歲起便持續練田徑(長https://www.hetubook•com•com跑),就連父母喪禮當天,他也會說「我出去小跑一會兒」,是個典型的運動員,也一直是健康模範生,唯獨小時候有一次因感冒看過醫生,從此便跟醫院絕緣了!但連這樣的弟弟,也無法壽終正寢。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偏偏在這種時候出差錯?當我們面對莫名其妙又不合理的狀況時,難免沮喪而失去幹勁,情緒跌落谷底。儘管如此,還是務必做好覺悟。遇到飛機航班延遲,只要在抵達目的地時,與你要前往的地方聯絡即可,由於大家都遭遇同樣的情況,此事應可就此平息。電車也是一樣。每個人著急的情況不同,如果有其他的交通工具可選擇,那倒還好;若是別無選擇,也只能靜下心來和-圖-書,自認無可奈何了。
人在遭遇困境時,會顯露本性。
而是當你單靠一己之力亦無法改變現況之際,能夠明白這就是人生,並藉由接受眼前的情況來學到重要的一課。我們必須做好心理建設,了解眼前的無奈,是超越人智的存在帶給我們的結果,如你我這般渺小的人類根本無力改變。
平時看似冷靜自持的商務人士、明白事理的中高年女性,此時卻都扯開嗓門嘶吼:「為什麼電車不動?」「要讓我等到什麼時候?快點發車啊!」遇上這幕光景,雖然我能明白對方著急的心情,心裡仍不免遺憾,不懂他們為何非得這樣放聲咆哮,歇斯底里不可。就算再怎麼大吼大叫,電車還是一樣動不了。

對自己的決定不會感到迷惘。


就算置身在不合理的情況下,

若不做好覺悟,便無法前進。


「如果─或許」這樣的想法,在現實世界行不通。

接受無可奈何的事,是人生相當重要的一種態度。

和-圖-書
在急救現場,有些家屬會要求醫生優先治療自己的家人,而在面對親人臨終、明知急救無效時,仍會責怪醫生:「你為什麼不救救我的家人。」平時個性溫順,不會口出惡言的人,這時候就像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似的。這種醫療現場的經驗,我已司空見慣。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請試著回想飛機航班延遲,或是電車暫停行駛的時候。如果是天候因素倒還好,但若是引擎系統出了和-圖-書問題,或是傷亡事故所致,而難以評估還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解決時,機場櫃台或車站的驗票口總會擠滿人群,對著工作人員質問不休。
所謂的「無可奈何」,是平靜地接受不合理狀況的一種心情。歐美人應該很難理解這種感覺。他們行事向來採取合理主義,無法理解日本人所說的「覺悟」真正的含意為何。
聽說織田信長當初在京都本能寺,得知被自己的親信明智光秀率大軍包圍時,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多說無益。」。這句話的意思與「無可奈何」相同。和*圖*書
人們往往會因為意想不到的事,而展現出意外的一面。
家弟跟家母很像,為人剛直,一旦決定的事,便會一直持續下去。當他直覺自己大限將至時,或許就已做好心理準備,知道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他過世前的八月初,睽違一年多的弟弟突然與我聯絡:「大哥,我好像罹癌了。」我仔細詢問後得知似乎已是末期,連忙叫他到我任職的東大醫院檢查,結果果然到了回天乏術的地步。他可真能忍。
癌症末期的治療重點在於緩和病情。我那肝臟腫大,伴隨強烈疼痛的弟弟在過世之前,想必吃了不少苦。他與我聯絡後過了一個多月,便靜靜離開人世。不必長期臥病在床,或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當我們被迫站在人生的岔路上,面對是非難斷、多說無益的情況時,能否說出「無可奈何」這句話呢?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