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沒人愛的人,就感受不到別人對他的愛。結果會將自己也不願意接受的待人方式,加諸於他人之上,並想像不出對方所感受到的痛苦。即便自己霸凌的對象最後走上絕路,對於死者的痛依然無感,甚至連死者父母的悲與慟也絲毫不覺。
「沒人愛我」、「我害怕活著」、「害怕自己單獨行動」,因為想揮除這類的恐懼,而找人充當犧牲者,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霸凌者身為人的感受性已經蒙塵,沒走向他原本該走的路,而是一路衝向和圖書不歸路。
霸凌者因為複雜的情感糾結,以及自身環境因素,導致他們採取負面的行徑,但霸凌者本人心中最大的陰影,或許就是自認「沒人愛我」的這種情感。
世界各地都存在著霸凌。
請了解這樣的因果關係。
日本自古就有「兩人單挑」的說法。每個人都會盡可能避免與人對立,但真的沒辦法時,就會直接和對方展開一對一對決。
早點捨棄「沒人愛我」的任性想法。
完全沒人愛的人,不存在於這世上。
霸凌的對象所受的痛苦,一定會反撲回霸凌者身上。
和_圖_書
相反的,溫柔地對待他人,你心中的愛也會變得更加厚實。
一旦霸凌行為愈演愈烈、益發惡毒,被害者很有可能會被逼上絕路。不用說也知道,一旦把人逼死就太遲了。在遊戲的世界裡,可以一再重來,但現實世界可沒辦法這麼做。眼前的人生僅只一次https://m.hetubook.com•com,就這一次而已。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人懷著不認同他人、不懂得寬容的心態。如果是一對一正面交鋒,至少正大光明,但霸凌之所以會成為「惡意」的代名詞,是因為選定霸凌對象的核心人物,會巧妙拉攏周遭人站在自己這邊,集團體之力攻擊單一目標。
話說回來,如果對某人沒有興趣,就不會發現對方和自己有差異,也就不會產生霸凌的念頭。也就是說,霸凌者雖然對某個人感興趣,卻會因為對方唯獨沒注和-圖-書意到我,不是對我最好、和我討厭的人說話、吸引我愛慕對象的注意力……種種幼稚的負面情感,而變得不懂寬容。
誰都沒有必要去霸凌他人。就算不霸凌他人,你也一直都享有關愛。「賜福者」一直都在關注你的一舉一動。你霸凌的對象愈是悲傷,你往後的人生將愈是痛苦。即使你現在過得一帆風順,痛苦終會降臨,而且通常會選在你措手不及之時。所以,請務必及早曉悟。
可能是受到道德感低落的影響,聽說校園和職場上的霸凌現象變得更嚴重了。https://m.hetubook.com.com這可能也和網路普及有關。霸凌的結構,簡單來說就是「鎖定某人為目標,有人加以教唆,周遭人跟著附和」。背後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霸凌者都是因為沒有寬容的心來包容每個人的差異,才會衍生出諸多問題。
請多珍惜自己,多愛自己。懂得愛自己,才能愛別人,並得到別人的愛。
「我沒那個意思。」加害人常會這麼說,但不免讓人質疑:「不然你是什麼意思!」由於日本的教育現場無法教導學生正確的道德觀,所以不懂得體諒他人的卑劣行徑才會時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