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孫教授的直言,賺來的,却是社會的諒解與同情,支持與擁戴,爲什麼?因爲我曾經說過:「姚坦的直言,乃是對於某人某事,犯了錯誤的勸告;而孫教授的直言,却是對於社會國家,犯了錯誤的忠言。如此不同而已;所同的姚孫二人都是勇者的諍言。」(又見「勇者的諍言」)
我和孫觀漢教授雖緣慳一面,但對他的述作却不陌生;而且曾經讀「小題大談」而有「勇者的諍言」之作;讀「柏楊和我」而有「義行和愛心」之文;讀「口水和抹布」而有「趕快革除惡習」的讀後感。(三文俱見孫著附錄)可以說,我對於孫教授的作品,展讀之後受益甚多,寫的書評亦不少。今天又要一番評介,似乎有點「登牀架屋」之嫌;不過,以前有所指陳的,也許是片斷的,瑣碎的;今天却是要來個比較整體的,系統的總述。更重要的,是孫敎授千言萬語,苦口婆心,爲人性,爲積習,爲社會國家而盡心盡力,我亦不免爲之引起共鳴,大力闡揚和_圖_書其道,以饗讀者。
一、憑良心,說實話,從不掩過節非
其實,文章要在簡明,要在言之有物,又何必標新立異,喋喋不休,嘮叨個什麽呢?
無論如何,今天文壇,像這類迷你的簡樸文體,殊屬少見。就說隱地先生編著的「心的掙扎」,那一類小語體裁,也與其文大異其趣。因爲一是着重於事理的分析;一是偏重於感情的流露,各有特色。
孫敎授不說「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偏要以科學發明的事實,認定人心不過是一個運轉血液的唧筒;月球不過是一塊白天火辣辣,晚上冷冰冰的岩石,如斯而已。你能說,這是以眞實的科學來破壞藝術的意境嗎?是孫氏故弄玄虛,在標新立異嗎?不,這是其文的微妙處,是給今天的藝術帶來新的挑戰,嶄新的啓示,值得深思的!
三、試讀佳句妙語
當然,孫氏的諍言乃出於愛心;孫氏對於社會hetubook•com•com的指摘乃出於崇高的勇氣,所以他思感的出發點是純潔的,公正的,光明磊落的,他唯一的目的,是求國人的康樂;然則,你能說他的話不管用嗎?他的迷你文章不值錢嗎?
我對「迷你思感」一書有幾點意見,不妨縷述於後:
如此譏諷的幽默,也是迷你文的一大特色。我眞不懂,今天有所謂暢銷書,偏有許多怪裏怪氣,絮語連篇的文章,可能使你讀了半天,而不知所言何物?難怪魯艾女士要說:「流行異味的時代,平實雅正的作品,就要忍受寂寞了。」(文見「情人眼裏出西施」)
看「迷你思感」的附錄,有關於讀者反應的文章,一共二十一篇,幾達數萬餘言。假使孫氏所言不值,何能有此驚人的迴響;假使孫氏的主張不受重視與擁戴,何能有此龐大的讀者群!看來,孫敎授二十年來的筆墨耕耘,是值得安慰與自豪了!
原來孫氏所說的菜園頓悟,乃是奠定二十年來的文藝作業,妙哉!
無庸諱言的,我們和_圖_書的社會,今天積存的惡習,充滿了迷信,不合作,把人不當人,過分自私的種種怪現象,孫敎授憑他的良知與坦誠,是決不輕易放過的。換句話說,他最感痛心的,是根深蒂固的老昏病,在他的思感中,筆桿下,是決不輕饒放過的。很明顯的,他對不如意事決不隱諱;對社會的黑暗面也決不留情,似乎粉飾太平以及一些違心之論,在他的著述中,殊屬少見。
孫氏迷你文的妙用,他自己有個說詞,他說:「學院派的式樣很多,不過有一共同點,就是他們所說、所寫、所論,常超於我們一般常人所能理解的,譬如他們談『簡單是美』(Simplicity is beauty)時,常會寫上一本厚厚的書,使我們忘了『簡單』是什麼?」
孫氏以生活的忙碌,而感到疲累;又以心底的孤寂,而感到無奈。在忙碌與孤寂之間,他似乎在菜園中已有了頓悟,在擾攘紛紜的人生中,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的好友馬鼎盛有一段話如此說:「m.hetubook.com.com孫氏於大學畢業後,留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四十多年,頗受當地社會的喜愛。多年來工作之餘,常在一個菜園中種菜和沉思。他摻合美國人的民主、科學精神,和中國人的深切懷鄉情感,在不受人事、時局、地域、名利束縛的環境下,自由地探討做人和祖國的一切,慢慢地體會出一種客觀、獨到,和有時可能『逆耳』的觀感。二十年前開始把那種觀感,訴之於文。」
四、讀者的共鳴,普遍的廻響
林貞羊
我以勇者的諍言,來形容孫教授的耿直作風,是不會錯的。許多人說,他在思想和寫作上的貢獻,比在科技上的還來得重要,這種難能可貴的稱許是肯定的。
林語堂大師說,演說不要太冗長,要像女人的迷你裙一樣,越短越好。
二、迷你文別具風格
如說:「在美國四十多年的生活,每天繁忙,忙得如中https://m.hetubook.com.com
國式的婚喪大事;但有時心底的孤寂,却孤寂得如東方寺廟的老僧。在忙碌和孤寂之間,常在菜園中自問:所爲何來?」(文見「美國的生活」)
「低頭思唧筒。」(文見「心和月」)
「抬頭望岩石
其文佳句妙語相當多,恕不盡述。
載文訊,十九號,一九八五年八月
如說:「雖然對大部份的人來說,事實是事實,幻境是幻境,有如妻如妾,二者可融洽地共存,但不知何故,每次想『對月訴心』時,我唯一能表達的『詩情』竟是:
馬鼎盛先生曾經說:「孫教授文章有其特點:他精於用『迷你文』表達,常寥寥數語,卽成『偈語妙喩』,而又幽默、諷刺、婉約,使人吟味、深思、頓悟與覺醒,許多『勇者的諍言』,常言人之不敢和不悟,提倡一種文藝的新格式。」
今天,孫教授的文章也以「迷你」見長,似乎已把林氏「迷你」的口頭演說,一變而爲「迷你」的筆下文章;意境是一致,範圍却是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