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自説自畫集
兒戲

『開電』,是在地下劃一個長方形的圖樣,兩邊分別爲兩幫人馬的老家,中間是一些拐彎抹角的通道。一幫人馬出入,另一幫就推拉揪扯,以把對方推出界外爲原則。玩這種遊戲,瘦弱一點的常常會被推倒在泥巴地上,弄得灰頭土臉不算,手肘、膝蓋還很容易掛彩,所以是滿粗野的。
記得有一次趙强盜被追出了牛脾氣,展開了馬拉松長跑,追我的小朋友也是倔强得緊,窮追不捨。兩個人跑得快迷路了才筋疲力竭結伴回來,一看遊戲早已結束,官兵與強盜都被媽媽們叫回家去吃晚飯了。兩個人跑得汗流浹背,氣喘如牛,覺得相當無趣。好像方才一番辛苦不太值得。所以遊戲就是遊戲。凡遊戲雖然都需要努力,但是不能太認眞,也不必太計較得失。活在世界上也要牢牢的記住『人生如戲』四個大字,日子要好過多了。
趙小朋友胆子不夠大,心也不夠狠,不是彈地圖的高手。也不覺得會彈地圖有什麼了不起的偉大。只是,會彈地圖而已。
和-圖-書『皇帝、宰相、武官、小兵』,是一種皮球遊戲。在地上畫一個大的『田』字。左上角站皇帝,右上角站宰相,左下角站武官,右下角站小兵。遊戲一開始由小兵發一個好球給皇帝,皇帝可隨意賞好球或者殺壞球給部下,如果接不住就要降一級,宰相降武官,武官降小兵,小兵只有出局,由旁邊排隊的接替。相反的如果接住了反殺回去,『布衣也可爲卿相』,站上皇帝的寶座。趙小朋友每次當小兵的時候總是不甘願乖順的服侍皇帝。當上了皇帝又不忍心任意的宰殺部下,所以玩起這個遊戲來總是好像不太對胃口。後來長大了,看到人情冷暖和世間的百態,覺得和幼時球戲頗爲相似。會發好球巴結上司者,往往苛待部屬;深得下屬擁戴者又常是耿直粗魯,難討長官的歡心。在人類社會的這個大遊戲裏面,人人都在不知不覺的扮演皇帝、宰相、武官、小兵的角色。只是置於我們掌心中玩弄的,不是皮球,是時間、生和-圖-書命和活着的原則而已。至於好不好玩?我不知道,只有問你自己了。
錢長大了結婚生子,子孫綿綿,生生不息。財源滾滾、事業成熟了以後不再把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事業多元開展的結果,垮了一兩個根本不關痛癢,可以用別的盈餘來彌補。而小家小戶就沒有這個方便,一個準心偏差彈出了界外,就一垮到底了。我們心懷戒懼的放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有所謂大托辣斯集團,張開血盆大口,葷腥不忌,飽暖而思『權』,大政治家出焉。在『權』與『錢』結成親家以後,就像是銅牆鐵壁一般,不但是刀槍不入,大千世界,芸芸衆生皆我囊中玩偶,爲所欲爲矣。
其他小時候玩的還有『跳房』、『打紙牌』、『ㄤˊ阿飄』、『彈彈子』、『滾鐵環』、『跳橡皮筋』、『秤斤』等等,數也數不清,講也講不完。有一次在海外,幾個五十年代的老中們聚在一起,光是談這些兒時的遊戲就講了個大半夜。
物質的文明鞭策着人類義無反hetubook.com.com顧地勇往直前,却把精神上的享受不經意地拋在後面。如果沒有快樂,縱使征服了宇宙,又有什麼意思呢?
『彈地圖』,是在地上畫一個大圈子做爲公土。二或三人各據一方佔有巴掌大小一塊地盤,做爲私地。遊戲開始時大家輪流的各以一顆小平石子自『私地』向外彈三次。前二次是意在擴張地盤,最後一次是要見好就收,彈回本土。如果第三次安全囘本土,剛才擴張的版圖就歸於自己。如果第三次彈出了本土以外,那麽一番努力就前功盡棄。這個遊戲的原則是野心越大,冒的風險也越大。因爲彈得越遠,平安彈回來的機遇率也越小。謹慎小心,慘澹經營,固然不會有什麽大的起落,但是土地也擴張不了。趙小朋友的經驗是一開始要兢兢業業,步步爲營,等到闖出一片小天地了,那就要放開手去衝。因爲土地大了,彈出界外的可能性就相對地減少。所以玩這個遊戲的結果往往不是富甲天下就是窮無立椎。因爲富者恆富而窮者恆和_圖_書窮,整個大圈子不變,在圈子裏頭打轉的是分配的問題。
『官兵捉強盜』,這個遊戲普通一開始由兩個大個子『要幫』,就是划拳,來選擇隊員。高大強壯的總是先被選去,瘦小文弱的總是被留在最後。分好兩邊以後再由猜拳決定誰是官兵,誰當強盜。猜拳的贏家一定選擇幹強盜。年紀太小,書念得太少,還不懂得『勝者爲王,敗者爲寇』的大道理,倒也值得原諒。然後雙方各選一棵大樹做爲基地。盜方先派數名小盜出外遊蕩,如果一不小心被官兵逮住,那就要被關在樹旁伸手待救。這個時候羣盜往往傾巢而出,分散官兵的力量,然後只要能碰到被囚同伴的手,就算是被救了。幹強盜被人家追,非常刺|激,比幹官兵要有意思,這也是兒童心理。
再過幾天就是兒童節了,台北街頭的玩具店正在大發利市。五花八門、新奇巧妙的玩具不但吸引小孩子,童心未泯的成人看見了也會愛不釋手。有時候到親朋家去玩耍,看到小朋友們的房間就好像童話裏的玩具城和-圖-書一樣。大人們在聊天,戴着眼鏡的小鬼擠過來插嘴,上天下地,無所不知,談起電視節目來更是洋洋灑灑,如數家珍,說得還頭頭是道。令人不服氣也難。回想起我們當小孩子的時候,傻里瓜幾的,那裏懂得這許多。至於『電視』?那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像趙老大這個年歲的人,念小學的時候正是五十年代。在那一段日子裏,台灣的經濟沒有這樣繁榮,社會上流行着『克難運動』,大家都沒有什麼玩具,可是玩的名堂倒也眞不少,隨便說說,就有一大堆。
那個時候的學生都穿著樸素的衣裳,穿黑色的球鞋,誰穿一雙『囘力』的白球鞋都挺神氣的。大家戴着用柚子皮做的手套打棒球,到森林裏頭去摘野芒果、楊桃和桑葚,用鵝毛管做成打橘子皮的氣槍,拿一只玻璃罐子去捉螢火蟲,到海邊去烤蕃薯,撿海螺,用草莖綁隻小蜻蜓打圈圈,抓『老虎蜻蜓』,玩的都是土裏土氣的玩意兒。但是你如果拿今日兒童彩色電視和太空玩具的日子來和我換,對不起,我是不肯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