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豐田生產方式的展開
三、我的現場主義

一九三七至三八年,豐田紡織時代,上司要求「訂定出紡紗的標準作業」,為此我曾經吃過不少苦頭,那時雖然在丸善書店買到關於標準作業方面的所有書籍,可是變化多端的標準作業在桌上思考是無效的,在生產現場一再地修改,並親手做出完好的成品,而且是要每個人均能m.hetubook.com.com「一目了然」的標準作業表,實在痛苦。
在戰爭時期,因轉任到豐田汽車,我一再呼籲強調首先要訂出標準作業表。實際上當時這個需要也很強烈,因為生產現場裡面的熟練機械工人都被調往前線戰場。漸漸地,那些對機械外行的男性,和圖書或者是女性變成現場的人員,在當時實在是有必要放置「標準作業表」。當時的經驗從製作為生產現場基本的標準作業表開始,一直到產生豐田生產方式為止,一共經過三十五年的歷程,而我的現場主義出發點就在那裡。除了在豐田汽車各工廠,還要將豐田生產方式融入協和_圖_書力企業的生產現場,徹底做到「目視化管理」的程度,現場柱子上明確地標示著標準作業表。抬頭一看,表示生產線中斷,所謂「燈號」的表示版立刻映入眼簾,大家一看就知道發生了什麼問題。
我是個十足的現場主義者。這和我從年輕時候,一直處在現場有關,成為經營者和_圖_書之後,仍然無法離開做為製造企業主要情報來源的生產現場,而現在我身為一名高級管理者,也許已和生產現場更為密切的結合在一起。
在運往生產線的零件箱邊上,附著所謂豐田生產方式象徵的「看板」總是隨著物品在流動,除了指示物品的動向外,也發揮作業指示情報的機能。
https://m.hetubook.com.com在副社長室沉思默想,倒不如站在大辦公室裡生產管理部的角落,直接獲得第一手的經營情報和感受直接的刺|激。因為一直是處在現場的緣故,所以在那裡較能獲得滿足,現場主義正符合我的個性,這也是多年所累積的經驗。
若要將「目視化管理」作為豐田生產方式的營運手段,首先要先熟練標準作業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