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睜開眼!來睜開眼!

「貧窮這一個話題,在炒金炒樓的香港是沒有市場的。」這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何喜華先生早年訪問中的一番話,多年來仍深深印在在我腦海中。
在繁華的城市生活久了,擁有眼睛的人並不一定能「看見」東西,所謂「看見」並不是「視覺」上看見,而是內心的一雙「眼睛」,現實告訴我「心盲」https://m.hetubook.com.com這一種「失明」狀態就是令大家「看不見」應該「看見」的東西,明明弱勢社群在大街小角活生生地存在,甚至擦身而過,但「看不見」就是「看不見」,嚴格來說是大家選擇「不看見」。
希望讀者們能「睜開眼」就不要再「合上眼」,若感動m•hetubook.com.com就行動吧!
作者希望用文字、相片和行動去感動讀者,更希望大家明白貧窮並不遙遠卻是近在咫尺。更希望大家若有「感動」繼而「行動」。並不是叫大家高高在上去做施予者,相反是將自己身份放下,走進社區和這一班被遺忘的人對等的分享,分享並不在乎物質和金錢,而是分享你和-圖-書的時間、眼睛、嘴巴、耳朵、心靈和腦袋,這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和態度。
在香港要出一本書,說困難並不太困難,難度在於是否能「賣紙」。當日知道黃智斌這位無名氣、無背景、無資源的年青人要計劃出書,主題更是「沒有市場」的露宿者,這可說是「自尋死路」的行為。想不到事隔大半年,他竟然認真地告訴我https://m•hetubook.com•com正式落實出書計劃,還邀請我為他新書寫序。明顯他是一個「傻人」,但我也是,臭味相投下當然奉陪到底。
《看不見的城市人》一書,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帶讀者們「看見」露宿者群體的故事,書本內容並沒有狠辛難明的數據,更沒有宏觀的理論,露宿者的故事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劇情」,相反,作者就是hetubook.com.com用簡單的故事,記錄一個個「不被看見」而又是活生生存在的真人真故事,由露宿者為何要流落街頭、如何面對生活、尋找工作、如何能吃一餐飽飯、能好好睡一覺,甚至如何為自己電話充電的瑣事(其實是難事)……種種看似生活的基本,對露宿者來說卻是一種奢侈的事。
Benson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