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者的矛盾

一個口吃者被要求在話劇中扮演口吃的角色,盡量發揮他的弱點,這種要求及安排,含有濃厚的「幽默」與「嘲諷」意味。而有強迫性、恐懼性、焦慮性特質的人,通常也是沒有幽默感或不懂得自我解嘲的人,矛盾意向就是要我們學習自我解嘲。
一個口吃者被要求m.hetubook.com.com在話劇裡飾演口吃的角色,當他刻意想演好這個角色時,話說反而不再結結巴巴。
這叫做「矛盾意向」,它讓當事者完全扭轉他的意向,原先不希望發生的事變成渴望發生的事,這種矛盾使他得以從自身抽離出來,結果,他就超和圖書越了他的困境。
有一位高中學生,一直為口吃所苦,他越想好好說話,就越緊張,話說得越結結巴巴。有一天,班上要演一齣話劇,劇中剛好有一個口吃者的角色,大家都認為由這位正牌的口吃者來飾演最恰當不過。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個整天說話結結https://m•hetubook.com•com巴巴的人,當他刻意要扮好口吃的角色時,反而把話說得很流利,不再結結巴巴了。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會碰到類似的例子。
口吃者要開口說話前、失眠者要上床睡覺時、演講者要上台演講時,他們的意向往往過度專注於過去的不愉快經驗,而產生https://m.hetubook.com•com事件重演的恐懼性期待,想要避免或克服它們的努力,反而引發了更多的焦慮和強迫性意識,結果造成惡性循環。但如果情況突然改變,跟他們所預期的完全相反;口吃者要盡量結結巴巴,失眠者被要求千萬不能入睡,演講者故意要給聽眾惡劣的印象;他們的焦慮消失了,結果反和圖書而會有異乎平常的良好表現。
另有一位口吃者,一生當中說話也都是結結巴巴的,只有一次例外。那是當他十二歲時,有一次沒買票而想搭霸王車,不幸被車掌抓到。唯一脫困的方法是設法引起車掌的同情,向她表示他只是個可憐的、患有口吃的孩子。但當他想盡可能結結巴巴的說話時,卻反而結巴不起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