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黃永武提醒我們不要只求急功近利的成功,雖然可以暫時抒解內心的挫折感,但不久又空虛得厲害。因為這只是整個潮流如此而已,就像槿花一日之間枯榮,實在可悲。
廖輝英認為青年時期正是人生開始上坡的時候,這輩子能爬多高,絕大部分決定於這個時期。然而,就算大家懂得這個道理,但是上坡路畢竟難走,所以能成功不僅在於有目標,更在於「肯」為了達成目標而付出。也就是孟子說的:「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作文課時:
王建發現,很多人羨慕別人的才幹與成就,自己卻不願付出代價,只停留在空想的階段,甚至哀嘆上天或社會的不公平。其實每一個有成就的人,背後都有無限辛酸,都要付出無比的代價和努力。王建說:
「我們得相信『成功的人,都是努力的』,可也得承認『努力的人,卻不一定成功』。因為我們的周遭環境存在著許多變數……只有盡其在我又心境豁達的人,才能嘗過失敗再吞嚥成功而不會傷胃。」
但是,廖輝英也提醒年輕人,就算努力向上和圖書爬也不保證成功,因為失敗的原因有:
所以要成為人才,第一件事就是「行動」。也就是說,天下絕對沒有不勞而獲的事,父母師長在鼓勵孩子盡一切努力的同時,也要以身作則,盡一切努力教導學生,不要輕易放棄孩子。
她認為「因退稿而沮喪」是件「笑死人」的事,被退稿根本不算災難。這樣的精神,才使得她一篇一篇文章持續的寫下去,終於成為名作家。反觀我們為什麼不能成為作家?就是因為怕麻煩、怕失敗,多一點麻煩即不能忍受,剛失敗一兩次就覺得受不了。
「每天用十分鐘,把內心的掙扎,誠誠實實地寫出來,不給任何人看。如果你真正那麼不喜歡書本,安靜下來,找一個好天氣,在清晨的校園裡,靜靜地了解一下自己,問問自己,問問我這一生,對什麼樣的事情感興趣?我有什麼別人不及的天賦與潛能?」
郭為藩認為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人生的成功在於自己的資質有否充分發揮。
三毛對於不愛讀書的高中生,十分心疼。希望他們:
余光中https://m.hetubook.com.com以短詩〈斷章〉,來解釋其中耐人尋味的哲理。「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的窗口因為有月而美麗,別人的夢因為有你而有意義。
「世界上沒有不付出代價就會成功的事,要想成為人才當然要付出代價,付得多收得也多。」
學教育的我有個職業病,讀書時會一邊想著:「這篇文章對學生有什麼啟發?」以本書來說,篇篇都是名家作品,文字功力或人生歷練,都是為青年學子的楷模。然而,也許是「代溝」吧!年經人如何能「體會」書中二十一位長者的苦心善意?學教育的我,職業病又犯了,總期待父母師長多擔待些;與孩子們共讀,並且交換讀書心得。限於篇幅,我只能選出四篇,以老師或母親的立場,與您分享我的感觸與收穫。
在我國升學主義的環境之下,許多學業成績較弱、考不到明星學校的孩子,惡性循環之下,會變得更不愛讀書,而且自卑、悲觀。三毛提醒這些孩子,不和*圖*書要管功利主義對職業貴賤的價值觀;真正重要的是,知道哪一種工作最能使自己勝任愉快。
林文月鼓勵我們多多閱讀,不要以功利思想去分辨有用與無用,因為生命的軌道應該有多種方向。
「其一是不夠努力,其二是天命等不可抗拒的因素。」
在投稿方面,張曉風的「不怕麻煩」,使她的「抗壓性」也特別強。大一那年,由於沒有錢寄稿,於是她每天親自將稿子交給門口警衛,再很不好意思的悄悄離開。因為每天送稿,也因此收到兩天前的退稿。而張曉風竟能將「投稿」和「退稿」,看作血管有「動脈」就有「靜脈」,非常的自然,所以絲毫不怕退稿。她說:
三毛認為愛不愛讀書與一個人的好壞無關,所以每天都要對自己說:

二、廖輝英——一個光圈一番跋涉

第一種失敗只要有自知之明,正視失敗、認真檢討,補足所缺後,下次就會成功。但第二種「非戰之罪」的冤屈和抑鬱,如果未能適時抒解,很可能變成殘害自己的劊子手。所以廖輝英說:
張曉風知道自己https://m•hetubook.com.com是個麻煩特多的孩子,老師雖被她煩得要死,卻為她的主動與好學而終生不忘。

四、王建——要盡一切努力使自己成為人才

廖輝英說自己最喜歡的生命態勢,是向上攀爬的上坡路。因為:
這樣的觀念不僅孩子要有,父母師長更要建立,才不會壓抑或誤導了孩子。
張曉風如何成為名作家?主要因為她「愛找麻煩」的精神,包括找別人麻煩及自找麻煩。中學時代,她每天放學後:
王淑俐
辜振甫提出成功的三項基本法則:敬業、誠懇、樂群。
父母師長常強調成功,卻有意無意的迴避失敗。然而失敗並不因避談就能免除,尤其是第二種失敗。所以培養接受這種失敗的胸襟,不必過度在意,才能真正的成功。
「上坡路必有我們仰望的目標,其次,上坡路表示日有精進,第三,上坡路顯示了些許困難,最重要的一點,也許是上坡路的頂點,預期了一個豐碩美好的遠景。」
「跑到國文老師的宿含,遞上一首新詩和*圖*書或一闋詞,然後懷著等待開獎的心情,第二天再去老師那裡聽講評。」

一、張曉風——你不能要求簡單的答案

「我是一個好孩子,一個有用的人,我不擔憂明天的日子,可是今天的一日,我要儘可能做得完美。我要常常微笑,真心的笑,我也可能哭,但不為挫折而哭,我只為了傷害他人之後的羞愧而哭。」
這樣一本「智者之書」,實在得之不易。盼望有智慧的您——青年朋友或父母師長,能及時把握。
其他各篇文章的內涵也都好極了,如:
「一個怕退稿的人可怎麼去面對衝鋒陷陣的人生呢?退稿的災難只是一滴水一粒塵的災難,人生的災難才叫排山倒海呢!」

三、三毛——寫給「淚笑三年」的少年

梁實秋認為時間實在不夠用,所以用功讀書要及早。學習專門技術固然重要,但文學藝術的薰陶更不可少,事關完美人格的塑造。
「人家兩堂課寫一篇五百字交差了事,我卻抱著本子從上課寫到下課,寫到放學,寫到回家,寫到天亮,把一本本子全寫完了,寫出一篇小說來。」
下一頁